李旭之:医保缴费标准大涨将加重参保率的降低
有消息说:“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缴费标准从2023年7月1号开始调整(也就是说还没有交2023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在6月30号之前还是交350元,7月1号起就要交990元)请各村居务必广泛宣传,并把文件打印出来公示,将图片反馈在群里。”
这则消息告诉我们,城乡居民医保标准又上调了,2023年7月1号之后直接从350元上调到990元,上涨了183%。
以这则消息为引子,谈医保的四个问题。
一、医保的简要发展情况
医疗保险起源于西欧,随着近代工业发展和工人工伤、疾病的医疗而产生,因为工人工资较低,医疗费用个人难以承负,于是工人们自发组织起来筹集资金,以解决劳工因患病或受伤带来的医疗风险。这种民间自发的保障方式渐渐发展成为一种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具有了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
德国1883年颁布《劳工疾病保险法》,法令规定某些行业工资少于限额的工人要强制加入医疗保险基金会,基金会强制征收工人和雇主应缴纳的基金,强制性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开始产生。
在经历1929—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后,医疗保险制度在全球得到全面发展,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保险金由雇主和个人共同缴纳。当前所有发达国家和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建立了医疗保险制度。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医疗保险制度。
一是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保险模式,它是现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所采用的模式,其特点是: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并存,保险基金由社会统筹,按收入的一定比例由职工和雇主各支付一半,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而保险金再分配与参保缴纳的费用无关。优点是保险金由高收入者向低收入者、发病率低向发病率高的地区倾斜转移,体现社会的公平性。其他群体如低收入者、失业者、未成年人可享受国家提供的福利性保险或免交某些自付费用。
二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保险模式,医疗保险公司私营,保险项目居民自愿购买,政府仅为残疾人、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医疗补助。特点是政府负担轻,商业化重,社会公平性较差。
三是以加拿大、英国等为代表的国家政府保险模式,政府直接管理医疗保险,收税后拨款给公立医院,由医院向居民提供免费医疗服务。特点是全免费医疗,是最慷慨的模式,也允许少量商业保险发展,政府负担较重。
中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从1998年开始,应该是参考借鉴了以上三种模式再结合中国国情建立完善起来的,没有采用美国的纯商业模式,也没有完全采用加拿大最慷概的模式,主要采用了德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