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希庄: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生动实践——南街村见闻

2023-07-07
作者: 赵希庄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从戴红领巾起,我们就唱着“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入党时的誓言是“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我们党的名称和马克思主义的宇宙观,明确地指明了这个将来的、无限光明的、无限美妙的最高理想。”

  河南省临颖县南街村,几十年来一直坚定地进行着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从上世纪的1994年从《中国青年报》上看到《昨天的梦,今天的梦》的报道,知道南街村逆潮坚持集体道路,眼前为之一振,但也不无疑问,是真的吗?一叶扁舟在滚滚大潮中能逆行得通吗?此后,对南街的各方面报道都很关注。在纪念毛泽东130周年的时候,山东莒州文苑的同仁们相约中原红色采风,其中有参观南街村,我便欣然相往。

  百闻不如一见。到了南街村,看到清新整洁的村容村貌,规整亮丽的街道,交相辉映的路灯彩灯,鳞次栉比的厂房住宅,俨然一座现代化的都市村庄。街道两旁和显眼的墙面布满红色标语或宣传画,喇叭里播放着红色歌曲。以文化园区、工业园区、高新农业园区、村民公寓区等为主题的大型红色旅游景区已成为著名红色旅游景点、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拉游客的电瓶车都以“韶山号”“瑞金号”“延安号”“井冈山号”等红色元素命名。独特的发展模式、教育理念、发展方针、分配方式、生活方式及创建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目标等成为独特的红色人文景观。据导游介绍,现在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多万人次。看来,南街村是真的,南街村的红旗举得更高了,南街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是生动的。

  南街进行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是在探索对比中坚定的。在全国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南街村已有了较好的集体经济基础,在县、地都是一面红旗。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也同其它村一样分了土地和集体资产,企业也实行了个人承包。可效果却不如人意,粮食产量没增反而减了,村民收益没提高反而下降了,不少村民外出打工,大量土地撂荒;两个承包出去的企业因承包者不能按时发工资、不上缴利润引发了众怒。以王宏斌为首的村班子经过艰难的痛苦思考,感到这个路子对南街不是很合适,光靠保和奖解决不了兴农富民的根本问题。经过反复酝酿,决定收回面粉厂和砖厂由集体经营,把村民弃耕的闲置耕地以集体名义出价回收由集体耕作。村个体工商业者也陆续将自己的产业献给集体,逐步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再度走上集体化道路,坚持农业集体耕种、工业集体经营、生活集体分配、工作集体安排、村民集体教育、村庄集体管理、学习集体组织、困难集体解决、风险集体承担、发展集体领导的“十个集体”,甚至青年人的婚礼都时尚集体组织。南街努力发展公益事业,村里建起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室、卫生所、康寿乐园等。他们逐步清晰的目标是,农业机械化,工业现代化,农民知识化,生活自由化,外观城市化,思想公字化,生活市民化,管理民主化,干部公仆化,环境生态化。“消灭私有制,建立共产主义小社区”,“走共产主义革命道路”!因为他们认为,当私有的成分越来越少时,就会离共产主义越来越近。

图片

  南街坚持“工资+供给”的分配制度。用部分按需分配的方式使村民感受共产主义并尝到共产主义的甜头,用一些共产主义的因素引导群众向往共产主义,从而自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在实践中适当地逐步加大供给的成份,目前的分配比例大致上工资占30%,供给占70%,村民的住房、食品、医疗、教育等全都按需分配,水、电、气、米面、节假日食品、福利卡消费等都实行配给制,经济上没负担,生活上没后顾之忧,住着配备齐全的花园式现代化公寓,过着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许多人家都自觉把节省下来的物品无偿交回村里。全村没有“空巢”老人,没有留守儿童,没有撂荒土地,没有夫妻两地分居,不存在背井离乡打工谋生。无论是街道、广场、村民住宅区都不见私人业者、小商小贩。村民初步形成了“宁为集体造金山,个人不图半块砖”“不求个人有,但求大家富”的理念。全村没有暴发户,也没有贫困户,也没有因为养懒汉、吃大锅饭而要单干的人。工厂没有大门,居民住宅没有防盗窗,没有保安,没有杂乱无章的广告张帖。确有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民风。

  南街努力用民主的方式倡导共产主义风尚。村里定期从思想、纪律、卫生等十个方面检查各家庭执行村规民约情况,经常开展群众评议党员、职工评议干部、村民互相评议的“三评议”活动,常年坚持“十星(共产星、责任星、吃亏星、文化星、遵纪星、新风星、技术星、勤俭星、慈孝星和卫生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他们用“大公无私是圣人,先公后私是贤人,公私兼顾是好人,损公肥私是恶人”的理念熏陶、培养公心,抑制私心,增强村民的积极性、责任心,培养工人的技术和能力。使党员、干部、职工、群众都形成了良好的自律机制和风尚。王宏斌说:“不光村干部要发扬‘二百五’精神,全村的党员干部都要甘做‘二百五’。”群众也不甘落后,全村到处都有“二百五”。原南街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坤岭,一次就向村集体献出了一个“回民食品厂”(上世纪八十年代价值10多万元)。村民李新华把自己的造纸厂交给村里。年过七旬的老回民阿匍,担任方便面厂车间主任,8年没拿一分钱的工资。村里的退休老人差不多都是志愿者,主动义务为村里服务,打扫卫生、照看孩子、搞宣传,80多岁的刘改莲义务当图书管理员,村里一帮老太太自发组成“小脚侦缉队”,义务巡逻并检查公共秩序和村规民约执行情况,甚至还对王宏斌媳妇照顾王宏斌的情况“突袭检查”。学雷锋小组经常利用工余时间到敬老院、幼儿园捐款捐物做好事,助人为乐、拾金不昧、舍己为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等高尚风格蔚然成风。

图片

  南街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人、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他们觉得,崇高的信仰是调动人的积极性的长效利器。因此,从集体创业开始就搞三大活动:大学毛主席著作,培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大学雷锋,弘扬吃亏奉献精神;大唱革命歌曲,用高昂激越的音乐加油鼓劲,鼓舞人心,振奋精神,同心同德干集体事业。文化广场上矗立着巨幅毛主席汉白玉雕像,村里随处可见巨幅毛主席语录、红色标语和宣传画。面对广场的高音喇叭不时播放政治宣传报告和红色歌曲。占地1万多平米的红色文化旅游区里,毛主席的故居、延安的宝塔、遵义会议会址、西柏坡窑洞等都以1:1的真实,精致地坐落在南街村的植物园旁。用传统和现代传媒组成毛泽东思想宣传阵地。他们建起了全国唯一的村级红色宣传网,有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广播站每天早、午、晚三次播音,分别以《东方红》、《大海航行靠舵手》和《社会主义好》为开始曲,南街新闻主要报道南街干部群众一心为公、开拓市场、创新产品、拾金不昧、勤政廉洁、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等充满社会主义因素的真实故事,毛泽东思想专题专门讲述革命先烈和英模人物的“傻子”故事,播送针对性明确的毛主席语录;张爱萍将军题写报头的《南街村报》报眼是套红的毛主席语录;学《毛选》、背毛主席语录成为南街文化的重要内容;南街服务部门的红歌晨会是最具南街红色文化的创意,每天清晨7点,所有的服务人员整齐列队,先唱红歌,呼喊红色口号或语录,再安排工作。连合资企业的外方法人也学习起了毛主席著作,用毛泽东思想教育职工。1991年,南街村在省里介绍的经验是:一、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二、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三、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光明大道……。如此浓烈的红色氛围,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凝聚力,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风尚。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有信仰、有向往、有自信、有激情、有感恩、有干劲、敢创新、不扯皮,敬业爱岗、乐于奉献。打造出了没有超计划生育、没有超级上访、没有腐化、没有黄赌毒、没有打架斗殴、没有犯罪的一方“净土”。一到南街,让人一时间仿佛回到激情燃烧的毛泽东时代。

  南街打造红色品牌,生产绿色食品。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套项目,突出粮食深加工,深化农业产业化,一业带动多业上,多业辅助一业兴,相互配套,互为依托。南街建立了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拥有员工7000人,建有方便面厂、面粉厂、调味品公司、食品饮料公司、啤酒厂、麦恩公司、湿面厂、胶印公司、彩印公司、工艺品公司、旅游公司、制药厂等26家企业,在湖北、安徽、陕西、河北等地建有方便面和调味品分厂,年产值突破20亿元。产品出口到英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蒙古、朝鲜、俄罗斯、韩国、孟加拉国、南非等国。有记者问王宏斌:“南街的红色坚持,是不是为了给产品打造红色品牌?”王宏斌说,社会上一直有人说,南街村是利用“毛泽东思想”“集体主义道路”“共产主义小社区”包装起来的,但是我们确实没有这样的动机和本意,毛泽东思想不仅仅是南街村的标签,更是南街村方方面面的指导思想。当时我们还没那么深的道业,只是后来客观上起到了品牌作用。人们说,因为南街村的产品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的人生产出来的,这样的人生产的产品肯定没问题,不会危害消费者。因而,从心理上将南街产品打上了放心的印记。

图片

  南街村在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过程中,坚持“外圆内方”的灵活方略。面对汹涌的市场经济大潮,他们坚持外圆闯商海,对外灵活、变通,与市场经济接轨,在不丧失人格、国格的原则下,为发展集体经济推销产品,该请客的也请客,该送礼的也送礼,给外国老板专门建了高档别墅,有时村干部还陪他们打麻将,别人给的该接也接,别人请的该吃也吃;对内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治理南街,对损害集体利益的坏人坏事该批的批,该斗的斗,严格村规民约,尊重民情民意,一丝不苟干南街事,一尘不染做南街人。在对外业务交往中得的回扣款、好处费、礼品等,该收的也收下,但回来一律如数上交村集体,不让“铜臭”玷污南街人的心灵。在谋生计谋发展的生意场上,用集体的优势和高尚的境界,“靠玩泥蛋(烧砖)起步,靠玩面蛋(面粉加工)发家”,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丰收。

  南街村靠红色的机制闯关涉滩。南街在发展中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既有盲目上“永动机”项目被骗2000多万元的重大失误,也经历了全球金融海啸和银行断贷的骤然冲击,最困难时南街账户上的流动资金只有1000多元。他们凭着自身形成的良好机制,王宏斌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赢得了村民的原谅和信任,全体村民齐心协力勒紧裤带开源节流度过了难关,不仅没有出现“人走厂空企业垮”的惨状,而且仅用两年时间就修正了机制中的漏洞,资产负债率由59%降到13%,在产业结构和产品层次上还进了一步,逐步走出不靠银行贷款良性循环的路子。2020年实现销售收入23亿元、利税2.4亿元,给国家缴税7800万元。南街内部也从教训中总结出了完善民主决策的机制。

  南街村把红色打造成了一块亮丽的招牌。南街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坚守,赢得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先后有宋平、张爱萍、张全景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200多位将军到南街村参观考察。1995年9月,宋平同志视察南街村时说:“南街是一座精神宝库,是一所好的党校。”并题词:“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带领群众共同富裕。”张爱萍老将军考察南街时题诗:“山穷水尽焉无路,柳绿花红南街村。各尽其劳同富裕,美好未来奋勇奔。”原中组部长张全景先后四次到南街考察,听了王宏斌的汇报后指出:信仰的力量很重要,没有坚定的信仰,什么事也做不成;有了坚定的信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克服。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是科学的理论,核心是为人民服务。他肯定南街村长期开展大学毛著、大学雷锋、大唱革命歌曲是正确的,鼓励南街村要坚持下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中国幸福村”、“中国十大名村”、“中国十佳小康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企业、工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等殊荣。随着南街村知名度的提高,“南街村”品牌含金量不断增大,“南街村”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被评为“中国十大具有潜力商标”、“中国十大公众喜爱商标”。亚洲星云品牌管理(北京)股份有限公司评价“南街村”品牌价值34.70亿元。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南街村的发展道路和模式难免遭致来自各种不同目的的非议、指责和攻击。有的说,南街是依赖贷款发展的,可南街最多时贷款17亿,总计为银行贡献利息10多亿元。这说明南街的贷款是良性的。有人说南街是靠剥削外来务工人员发展的,可南街的外来务工者不可能是抢掠来的“俘虏”吧,如果条件和待遇比别处差怎么能留得住呢?南街村3000多口人,外地来工作的近万人,申请当“名誉村民”的非常多。有人说,南街是用红色招牌吸引去上层领导从而获得国家支持的,可南街是以与大趋势逆向的“另类”出名的,哪个政要会“傻”到用自己的政治命运赌南街呢?到南街的领导大多是已退下来的,在行政上已没有影响力了,在位的领导即使去了也没有表态的。还有的极力夸张和放大南街村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在坚持“外圆内方”策略中的某些失衡和偏差,如企业在转型期的发展困境,外界的拜金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潮对南街村民价值观念的冲击和腐蚀……可面对这一系列复杂的矛盾和难题,南街不仅挺过来了,而且站住了脚,不正好说明了南街的不简单吗!

  一些惧红、畏红的公知、学者对南街的做法咬牙切齿,有人说不符合现代文明准则,带有人民公社痕迹或“左”的印记。质疑、抹黑甚至诋毁南街的声音不时出现,“南街真相”、南街“破产了”、南街“神话幻灭了”、南街“内幕曝光了”、“南街村的现状很惨”等标题时有闪现。有个当时在《人民日报》当评论员的人在一本名为《交锋》的书中,把南街村定性为“新左派”,是“回归文革”。有的公知骂南街是“改革的怪胎”,有的说南街村“会饿死人的”。有个知名的学者貌似带着“上方宝剑”到南街,直接对王宏斌说,我们这些经济学家,百分之百反对你南街村这个做法。可领头农村改革的小岗村却在长期富不起来的迷茫中,由驻村第一书记沈浩带领,到南街村考察并找到了方向——“学习南街村,壮大集体经济,走向共同富裕。”

  南街村在坚持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实践中,不仅一步步实现着既定的计划目标,而且不忘发扬共产主义风格,携手帮助周边村共同致富。在优先吸纳周边村剩余劳动力的同时,还毫无保留地与兄弟村分享发展经验,无偿支援他们升级换代替换下来的面粉加工、造纸等机器设备,北徐村已成为南街村的“姊妹花”,吴赛、东街等也成为市、县的先进村。从而证明了南街村并不是“异类”,南街经验也是可复制、可推广的。

  南街村在主流社会所倡导和实践的发展模式之外,创造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成功模式和范例。他们用越来越靓的红色品牌,证明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不是走不通,而是怎么走的问题。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道路”。从贵州的“塘约道路”到烟台的“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证明着南街村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社会实践价值——共产主义并不渺茫,就在脚下的每一步跋涉!

  (作者系山东省莒县人民政府原副县长、军转干部;来源:昆仑策网【原创】,作者授权首发)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