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坤:从“经济自由”到“政治自由”——谈新兴资本势力的发展壮大
新兴资本势力在中国持续做大做强,这是不争的事实。对此,有人欢欣鼓舞、兴高采烈,认为这才是中国发展的正确方向,而有的人则为此寝食不安、忧心忡忡,感到这将给中国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使中国的未来充满变数。到底孰是孰非、何去何从呢?
有关资本将怎样成长,其发展的一般路径是什么,古今中外都有丰富的经验案例。就一般规律而言,资本的发展都要走出一条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掌握经济权利到掌握政治权力的发展道路。具体到中国,历史上的中国资本势力在遵循这样一条发展道路的同时,还展现出独有的特点与特征,那就是同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的紧密结合。这几种势力共同立足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彼此结成神圣同盟,三家分晋,既根本利益一致,又彼此博弈角逐,从而演绎出有别于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别具一格的社会面貌。
从这个意义上加以中西对比,人们发现,在西方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在获得经济自由的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全面的政治自由;而旧中国则不是这样,历史上中国的资本势力在经济上没有获得完全的自由,在政治上更是多方受制,往往在相当程度上沦为附庸。人们常说,中国的资本主义先天缺陷、后天畸形,其意指主要就是这个问题。
那么,当代中国的新兴资本及相关势力将走出一条怎样的新历史轨迹呢?
现在,中国的新兴资本及其相关势力已经构成一种空前强大的社会力量,已经显著地改变了当今中国的社会面貌(参见笔者《资本的“围猎”与政治进攻》、《资本在中国塑造多少新的社会关系》等文章),这是不争的事实。因此,目前人们可以做出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的新兴资本已经在相当程度上实现了“经济自由”。
所谓“经济自由”,大致上有三层涵义:
其一是个体意义上的财富自由。简单地说,就是发了大财,钱多得都花不完,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这是许多中国人都梦寐以求的境界,但中国新兴资本体系中的很多人都做到了这一点。当今中国的富豪群体已经成为全球之最,如果说这些人还不算是经济自由的话,那世界上就没有经济自由的人了。
其二是群体意义上经济生活的自由。新兴资本及相关势力受到全社会的热捧,走到哪里都奉为上宾,其经济活动所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少。当然,现如今私有制在中国整个经济体系中依然无法占主导地位,距离“化”更是差得很远,但是这并不妨碍新兴私人资本作为一个整体高踞经济上层,具有比其他经济成分更加活跃、更为炙手可热的突出特点。因此,作为一种力量与杠杆,新兴资本惯于搞“良禽择木而栖”把戏,以此来邀宠囤居。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