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语教育透视明治日本对琉球的殖民与同化
摘要:明治日本在琉球的殖民教育以日语教育为中心,其推行日语教育的方式包括构建教育环境、规定和控制教学内容、开展社会教育、培植辅助机构,其主要特点是强制与诱导并存、急切与渐进并举的体系化推进。同时,明治日本用教科书来规定和控制教学内容,包括通过鼓吹日琉同祖论来矮化琉球民族,通过截取战争片段来灌输军国主义思想,丑化中国形象,通过服饰、宗教等渗透日本文化,形成“先进日本”与“落后琉球”的差异化对比。这种日语教育彻底改变了琉球语言生活,埋下了琉球语濒危的种子,也造成文化断层,消弭了琉球人的独立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与此同时,所谓新知识分子也开始追求对日平等和文化的相对自觉。明治日本在琉球的日语教育建构的畸形教育形态,深刻影响了之后的其他日本殖民地与占领区的教育行政。
关键词:日语教育明治日本琉球殖民与同化
1879年,琉球王国在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下亡国。与所谓“旧惯温存”相背,日本采取直接而强硬的语言政策,把语言同化作为首要任务,强力推行日语教育。距离1879年已将近一个半世纪,琉球语已走向濒危,曾经的“外国语”——日语在琉球获得了“共通语”地位。然而语言带来的撕裂与融合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令人无法回避。当前日本学界对琉球日语教育的研究多为具体的局部教育实践分析,中国学界则多从教育整体来考察,语言教育研究的空间有待拓展。
“废琉置县”奠定了日本在琉球进行日语教育的总基调,决定了日语教育的殖民性。1879年前在琉球语言生活中就存在统治阶层专属的日语教育,此时的日语教育与多语并用政策下琉球选用汉、和两种语言作为特定外交文书的事大主义的体现,为之后琉球社会接受明治日语教育提供了一定心理便利。琉球语表记法不完善以及书写非全民化等自身缺陷也为明治日本推行日语教育提供了便利。锅岛直彬等日本在琉球的统治者对日语教育特别积极,确立了日语教育政策,期待日语发挥同化与教化琉球人的作用。在维护统治的现实需要与“一国、一民、一语”思想的影响下,日本施政当局确立了以日语教育为中心的同化路线,在琉球开始了日语教育实践。
一、日语教育的推行方式
(一) 构建教育环境
开展日语教育,首先必须有学校与教师。1880年的会话传习所虽然只存在了四个月,但它却是明治日本在琉球最早开设的教育机构。同年,会话传习所改为冲绳师范学校。明治政府还开设了中学、小学和实业学校,全都包含日语课程。
学校类型虽多,但数量并不均衡,整个明治时期只建了两所中学、一所师范学校,到1888年时却已建立66所小学。[1](P55)这与县令上杉茂宪将设置小学作为施政重点及琉球王国时代笔算稽古所昌盛有关。笔算稽古所也进行日语教育,教材使用也有相似之处,具备合并为小学的可能性。1880年成立的伊江小学即是如此。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