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这一次,超级大国不可一世的霸权将插翅难逃
最近因为巴以冲突的爆发,让美国对中俄的重点进攻还未获得期待效果,就不得不调集重兵回到中东进行防守,美国可能会因此失去最后的主动进攻能力,转为被动的防守。
巴以冲突让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由重点进攻不得不转为重点防守。如果巴以冲突继续外溢,美国在地缘政治方面还可能从重点防守转为全面防守。
以色列在加沙取得的那一点进展,是以美国在全球的战略被动为代价的。而且,这一代价还在因为以色列的行动而持续扩大。
从巴以冲突一开始,美国就已经提前预订了一个结果:美国是巴以冲突的最大输家。
美国在俄乌冲突虽然牺牲了战略利益,促成了中俄更高层次和更紧密的合作,但至少还能收获一些战略利益,但美国在巴以冲突当中,连看得见的战术收益都没有。美国是巴以冲突当中唯一的只有付出没有收获,只有牺牲没有收益的国家。即便是现在正在付出沉痛代价的巴勒斯坦人民,也有可能在未来因为美国的衰落导致以色列的衰落,而争取到更大的生存空间。而美国眼前的付出,并没有未来的收益增进,它这次就是作为一个以色列和犹太资本的牺牲品角色,而出现在中东的博弈舞台中的。
这就是被资本,特别是被犹太资本深度捆绑与控制的结果。
对美国而言,巴以冲突爆发之后最好的结果,就是美国能够快速止损,尽可能减少利益流失,维持美国在中东的利益格局不出现系统性塌方,但想要回到巴以冲突之前的状态难上加难,要在巴以冲突爆发之前的状态上还能让形势变得更好,恐怕连理论上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
一、美国在中东关系比较好的那些伊斯兰逊尼派国家,以后跟美国打交道会顾虑重重。
以色列对加沙平民大开杀戒,已经在中东伊斯兰国家重新建立起谁与以色列和解,谁就是伊斯兰世界公敌的政治正确。如果以色列以屠杀更多的巴勒斯坦平民以及自身巨大的代价占领加沙,这种政治正确会更稳固。目前在中东伊斯兰世界有两个国家的外交行动,几乎封死了中东伊斯兰国家牺牲巴勒斯坦与以色列妥协的空间。
一是,11月1日,约旦外交与侨务部宣布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已通知以色列,拒绝已离开约旦的以色列驻约旦大使返回约旦。
二是,11月2日,巴林代表理事会(众议院)发表声明,宣布巴林王国决定召回驻以色列大使,并在声明中表示,巴林方面决定暂停与以色列的经济合作关系。
约旦一直被认为是最亲美以的中东伊斯兰国家之一。1994年,约旦和以色列政府签署了和平条约,使约旦成为继埃及之后第二个与以色列实现关系正常化的阿拉伯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