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玲:中美竞争胜负的关键,不在于现在,而在于未来谁是得道者
【导读】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谁是棋手,这场大棋局又该如何落子?
在11月4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办的《百年未有大变局中的中美关系》研讨会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陈文玲认为,中美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化的最重要变量,并将长期处于竞争博弈状态,而要赢的这场竞争,关键在于未来谁是得道者。
陈文玲:
非常感谢翟东升教授的邀请,也非常感谢前面两位专家做的精彩发言,借这个宝贵的机会,谈几个看法。
总体判断:当前正处于习近平主席指出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未有之乱局,变了乱织。俄乌冲突、巴以冲突之后,现在还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危局,同时也是百年未有之大迷局,所以需要下一场百年未有之大棋局。
那么,这场大棋局谁和谁下?我觉得下棋的是世界各国选择棋盘中的角色,大家都在参战,同时也都在观棋。但是真正的主轴还是中美关系。不管是变局,乱局,危局,其实竞争的主线还是中美。我谈五个方面的观点。
第一,中美关系是影响世界格局加速演化的一条主线和一个重要变量。世界格局的演化影响中美关系,中美关系的变化调整影响世界格局。美国对华战略转型从2017年12月18日特朗普时期就开始了,到现在经过拜登执政这两年已发展了六年,美国对华战略已具有了框架性、系统性、对抗性和长期性。对于美国和美国对华战略,我们要看得非常清晰。
中国现在则正处于三期叠加的关键时刻,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但战略风险期已经到来,所以战略博弈期就势必成为我们的主轴。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时指出,“要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战略风险期和战略博弈期加剧了世界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和不均衡性。我认为,美国现在实际上进退维谷。本来它以俄罗斯为焦点已经展开了大西洋战线,同时展开以中国为焦点的太平洋战线,它的意图是两线作战。但现在,又展开了巴、以加伊朗的大中东战线。所以,我觉得美国三线作战进退维谷,这对于美国以中国为焦点的太平洋战线是一个间歇期。
中美关系,是中美目前在二战以后原有的一体化框架下的竞争博弈。它比冷战时期有两个明确的阵营、两套标准、两套体系,但没有太多关联和交集要复杂得多。说中美是一个体系下的竞争博弈,即是说虽然这个体系总体上对发达国家有利,但在这个体系下全球已形成了一体化的经济联系与布局,中国迅速发展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化的重要力量。所以,中美关系既有这个框架下形成的既定性,又有由于美国对华战略转向形成的波动性,这使中美关系呈波浪式前进,或者波澜式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