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懋仁:我们的定力从何而来?
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意思是治理大国,要无为而治,不要来回折腾。折腾太多,小鲜就煮烂了,就没法吃了。不过,老子时代的大国和今天的中国比起来,只能像一个省那么大,而今天的中国治理起来,要比老子那个时代要复杂得多。
最近读了一本描述人体健康的书。严格说来,这本书似养生,但又不是养生。但其中有些道理也与治理国家有相似的地方。书中说,人在这一生,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欲望太多,这也想要,那也想要,结果就会让人心火上头,会生出脑出血,或者脑梗塞的疾病,欲望少了,心态平和,这样的疾病也就不会发生了。虽然我不懂得这其中的道理是不是符合人体的生理机能的道理,但看上去似乎还是有些根据的。
像美国,天天这也想要,那也想要,这也想管,那也想管。欧洲他想要,亚太他也想要;俄乌冲突他要管,巴以冲突他也要管,一个国务卿布林肯天天坐飞机飞来飞去,折腾得头昏脑胀。这人要是总这么折腾,心火要不上头那都怪了。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家也必定如此。相比之下,中国不想称霸,中国只想做好自己的事,自然就没有那么多不着边际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多让人心急火燎的烦心事,这国家治理起来,自然比美国要少了许多烦恼。
当然,中国国内的事也会不少。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如同人的五脏六腑一样,如果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那么也未必就有那么多让人手忙脚乱的事。现在我们有些地方,在管理上经常出一些问题,恰恰是因为这些应负其责的器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不是该管的不管,就是瞎管乱管。比如,一个地方政府要考虑老百姓的民生,除了要发展经济之外,还要预防各种自然灾害,也要防止生产事故方面的安全问题。一个搞不好,很多问题接踵而来,让当地官员烦不胜烦。其实,如果地方政府抓住最基本的几个方面,就没有那么多复杂的问题。例如,在发展经济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势利导,发展生产,解决民生,并没有太大的难度。对于安全生产,只要责任到位,实时监督,完全有可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对于自然灾害,如水、旱、风、火等灾害,结合本地气象与地势,以及了解历史上经常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提前做好防范工作,该兴修水利就兴修水利,该植树造林就植树造林,不能只等着灾害来临再忙得手足无措,这样的工作本身都不是那么让人揪心扒骨。
这就如人体一样,五脏六腑,各司其职,该做预案的早做预案,该做动员的早做动员,一切都能按部就班,井井有条,这工作做起来就会相当顺手。有些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政府,这方面的工作经常做在前面,那里的老百姓才会认为,这样的政府才真正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这样的政府不至于天天都忙着去当四处灭火的消防队,而老百姓也不会被折腾得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