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士存:让事实说话,究竟谁在改变南海现状?

2023-12-22 565 0
作者: 吴士存 来源: 环球时报

  一段时间以来,所谓“单方面改变现状”成为美西方部分国家谈及南海有关争议等亚太海洋与安全问题时必提的“口头禅”,其潜台词无一例外都指向中国。颠倒黑白地“贴标签”是美西方一贯做派,但“黑就是黑、白就是白”,谁也改变不了“美西方刻意改变南海现状”的事实。

  “南海现状”基于事实而非源于捏造

  “南海现状”的原始状态是中国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和主权权利。自晚清时起,日本、法国等国家就开始觊觎南海,非法侵占南海岛礁、掠夺南海资源,企图改变当时的“南海现状”。1943年11月,中国、美国、英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明确指出,三国之宗旨“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1945年7月,中、美、英联合发表《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将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其可以领有之小岛在内。”1946年,中国政府依据这两份国际法律文件,恢复了对被日本非法占领的南海诸岛的主权,并于1948年公布《南海诸岛位置图》,该图以十一段线划定了中国南海海域管辖主张范围,并标示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所以,维持南海现状就是要维护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及主权权利。

  如果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的视角来理解“南海现状”,维持“南海现状”的根本诉求应该是管控分歧,防止针对中国的侵权行动愈演愈烈。20世纪中叶,分属冷战时期两大阵营的菲律宾和越南分别在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与纵容下,开始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提出领土主张,并逐步以武力手段非法实施占领,拉开了侵犯中国南海权利和主张的序幕。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冷战乌云的散去,美苏军事力量分别暂时撤出南海,中国和东盟国家着手构建旨在有效管控危机和增进互信的机制,于2002年签署《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宣言》作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第一份有关南海问题的政治文件,就相关方“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达成了共识。2013年中国和东盟十国针对海上形势变化,启动“南海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磋商,以促进实现南海的长治久安。

  维持“南海现状”的目标导向应是推动南海争议当事方通过友好对话协商解决南海海上争议。中国和其他争端国始终致力于推进以争议直接当事方之间的平等、友好磋商的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中方倡导的“双轨思路”是努力维护南海现状的最好例证,也获得了南海周边国家的一致认同。中国与东盟国家以此为抓手,推进“准则”磋商取得了案文完成第一、二轮审读,以及加速达成“准则”指导方针等一系列可视化的早期收获成果。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