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明: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一再朝自家球门踢球?
继问界与华为被一些媒体利用一起交通事故,发动了一场战役级的舆论攻击之后,香飘飘又成为这些媒体人新的目标。
事情起因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因为香飘飘在日本的员工抵制日本核污水排放,香飘飘企业表态支持,就被人指责消费爱国热情,收割爱国流量。各种我们耳熟能详的大帽子如雪片般飞向香飘飘。
那些印在包装上的广告语“海洋不是日本的下水道”“请日本政客把核污水喝了”“0.1% 的土地污染了70%的海洋”“可以没有日本但不能没有海洋”,让一些人、特别是媒体人,破了大妨,就好像被戳了肺管子,先日本外务省一步气急败坏上了。
尤其让他们不能容忍的是香飘飘企业的态度,竟然支持自己的员工,先是通过官微表态:“我们的员工是好样的!”据中新经纬报道,5月5日凌晨有网友拍到香飘飘董事长蒋建琪拉着“欢迎香飘飘勇士归来!”的横幅接机赴日回国员工。
一些媒体人,立刻小作文写起来,小视频拍起来,大字报搞起来,马上把香飘飘推上了风口浪尖,送上了热搜,又一次让我们见识到这些人手中的话语权威力。
那个退休之后异常活跃的总编,这次一改对美国萝莉岛事件和美国镇压反战学生的迟钝,这次反应既迅速又激烈,先是写了一篇小作文,又做了一个小视频,说香飘飘涉嫌用“员工个人行为”的摆拍制造噱头:“戏弄、消费公众的淳朴爱国热情”,还带着特别的语气说“中国又出现了一家爱国企业”。
而他给香飘飘扣如此大帽子的所谓事实依据是来自蓝鲸新闻的一则报道,他用来作为关键证据的内容,却在稍后被蓝鲸新闻从报道中给删除了。到底是这家企业制造了噱头,还是新闻媒体制造了新闻?这位退休总编都来不及搞清楚,就急不可耐地下了定论。为什么就不能让消息多飞一会儿?你到底在急什么?
上一次,这位退休总编这么着急给人下定论,还是有人要因莫言抹黑抗日英雄先烈、美化日本鬼子等原因而起诉莫言。别人合理合法的行使法定权利,被他说成是“瞄准了互联网上的民粹资源,稳赚不赔”,定义起诉者是“扣帽子,断章取义”。“以此吸引眼球、刷流量和存在感。”
他这次依据被媒体已删除的信息内容给香飘飘下的定论,也成了大大小小的媒体攻击香飘飘的基本论调。
之前,华为和问界因为一个主流财经媒体搞了个“甩锅博世”的假新闻,给华为和问界招来了不少的炮火。
我不知道这次是不是相似的套路,就让时间给出最终答案。我也希望香飘飘的法律部能够支楞起来。
这么多的媒体和自媒体一起开火,说香飘飘赚爱国流量、做爱国生意,一般的企业恐怕早就腿软了。这些人可得罪不起,今后香飘飘可要做好心理准备,一定会被一些媒体用放大镜和显微镜盯着,享受和华为一样的舆论待遇。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