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对普京出访朝鲜和越南的分析
由于有国际法院裁决的影响,普京的出国访问受到很大限制,在和平还未到来之前,他的每一步行动都非常艰难,这是西方世界主导国际秩序的现实无奈,以后,凡有不符合西方意愿的国家遭遇战争选择,很可能都会陷入到类似被动之中。
普京的这次出访,选择了两个传统朋友,在朝鲜,普京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获,俄朝结成了实质性军事同盟关系,俄越之间则只有象征性友谊,从政治角度看,对两国的访问都可以认为取得成功。
国内网络有许多声音陆续出现,有一种说法是,俄罗斯在战场上已经顶不住了,急切需要援手,故而应急性访问朝越。我本人不这么认为,俄罗斯眼前的困难肯定是有的,但说已经抵抗不住乌军还不至于,在困难时刻,寻求更多帮助没有错,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心理战,真若是战场已经抵挡不住,朝越即使联手上战场也打不下去,因为朝越出手了,北约不可能袖手旁观。
另一种说法是,俄朝的亲密接近已经把中国置于非常尴尬的被动位置,甚至有人还想借此挑拨中国与俄朝之间的关系。俄朝军事同盟好不好呢?从长期看,不好,军事同盟会对非同盟国产生约束,对东亚的稳定有负面影响。但从中短期看,这种同盟不坏,它的目标还是指向美国及美国的走狗国,反霸的成分更大,针对中国的可能性较小。
需要说明的是,俄朝突然结成军事同盟,它间接给中国提出了一个抉择性问题:在北约不断东扩的大背景下,尤其是它可能成为“球约”的危险形势下,军事同盟或准军事同盟到底有没有必要?如果拒绝这种紧密关系,又很可能带来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投靠美西方,另一种选择就是要单独面对美西方的打压甚至是军事打击。
客观地讲,在可见的未来,投靠这条路很难走通,你有意愿投降,它们未必有诚心接收,美西方绝对容不下一个让它们忧心忡忡的大国,除非你愿意先将自己瓦解到它们认为风险完全解除的碎片状。
不投靠,美西方的风险必然越围越近,因为中国在多个方位都存在领土、领海争端,并且还留有国家统一的顶天大事,无论哪件事,处理起来都有触发战争的可能性,没个三朋四友,单打独斗,必将面临比今天俄罗斯更艰难的局面。
普京的动作或许在某种层面也是在做表态,犹豫不决不行了,东西方之间已经不存在中间路线,观望或脱群都不会是理想选择,那些想鼓励中国学习美国隔空观望趁机发战争财的人其实是在欺骗自己,利用不干涉和不参与的思维发战争财的历史不可能简单复制,何况我们自己就处在这种漩涡之中。
我在某个群里看到何先生的简短评论,完全不能赞成他那自相矛盾的说法。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