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先义:对“指战员”的称谓怎么就变成了“官兵”?
本人六十年代末参军,那时部队上下有个称谓了熟于心,至今想起来都觉得亲切和庄重,那就是不论干部战士一律称“指战员”。
指战员,顾名思义:指挥员和战斗员。不管你是军长师长团长连排长,若是个干部,一律一个标准称谓——“指挥员”。那时穿衣也只是多了俩口袋。除指挥员外,其它都是战斗员。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到了战场上,指挥员除担负指挥打仗任务外,同时也都是战斗员。在人员伤亡比较严重时,每个人都是战斗员。在指挥员、战斗员的称谓下,部队上下一律平等,无贵贱之别,无尊卑之分,听着亲切,叫着顺口,毫无距离感。指挥员战斗员,都是亲密的战友和同志。
后来,在部队时间长了,当兵长了,自己也成了“指挥员”,这时才知道,指战员,这个称谓可不是那么简单,这是毛主席从井冈山就开始对这支新型军队相互关系的概括,从那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七十年代,从来在称谓上避免强化官与兵的区别。如果说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除了党指挥枪这样极其重要的决定之外,那就是确定官兵平等,这个平等,从称呼上就必须加以明确和强化,官兵之间一律称呼“指战员”,这个就是传统。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与一切旧军队的区别。
不信你查一查历史,我军称呼一律叫指战员,下级称呼上级,要么称呼职务,要么可以直呼名字。国民党军队就完全不一样,老百姓称呼国民党兵一律是“老总”,很像今天上下级之间下级都叫上级“老总”“老板”一样。今天一些老兵还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兵与兵之间新兵叫老兵一律叫“老班长”,哪怕那个老兵一直到退伍都是个大头兵。这叫规矩。没什么不可以的。在旧军队,老百姓判断是国民党军还是八路军,不用看军装,一听称呼就知道。兵叫上级叫“长官”的肯定是国民党。称呼同志、战友的肯定是八路军、新四军。
如今你翻开毛选四卷,凡对部队称谓都是指战员相称。毛主席发布的“向全国进军,打过长江去”的作战命令,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全体指战员同志们,中央军委命令你们,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全军指战员听起来激情澎湃,上下同心,同仇敌忾,这里都是战斗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毛主席给志愿军的作战命令也从来没有过什么官兵之称谓,写的是“彭德怀司令员并全体志愿军指战员同志们”。这是何等具有人民军队特点。从井冈山叫到新中国。什么叫传统?这才是我们人民军队的传统,这就是我们军队内部关系的典型概括。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在野战部队那会儿,不管什么级别的地方政府代表慰问我们,都一律称我们什么部队指战员同志们,听着何其具有历史的厚重和万众同心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