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慎明:研究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重大课题是我们的毕生心愿


【陈之骅 著《九十人生——我的回忆录》,湖南岳麓书社出版】

  在陈之骅先生学术思想暨九秩华诞座谈会上的致辞

  (2024年6月30日)

  尊敬的之骅同志、文东同志1、作奎同志2、恩远同志3、海青同志4、之骅同志的各位学生及各位专家学者:

  欣闻之骅同志九十寿辰和之骅同志所著的《九十人生——我的回忆录》付梓出版,十分高兴,请允许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向之骅同志致以诚挚、热烈、亲切的祝贺。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全体工作人员十分感谢之骅同志多年来对中心工作全身心的投入与重大的贡献。

  我是1998年9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的。我记得,我到院报到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便与之骅同志结识。此后不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兼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李铁映同志建议我即组织团队,研究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重大课题。陈之骅、吴恩远、张树华、马维先、刘书林、汪亭友等同志是我们课题组的核心成员。研究苏联亡党亡国这一重大课题是我们这些人的毕生心愿。在祝贺之骅同志90寿辰之时,掐指一算,我与之骅同志密切共事已有27个年头。中国共产党成立28年后,遵义会议确立毛主席在红军和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14年后,社会主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奇迹般地诞生。现在一算,我与之骅等同志竟然已经共同工作27年,既十分高兴,更不胜唏嘘,感叹时光的易逝和倥偬。回顾往事,深深感到,之骅同志既是我的同事,更是我的兄长、老师和学习的榜样。

  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自然科学战线群英荟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战线同样是人才济济。中国社会科学院是科研机构,但首先是政治机关。党中央给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定位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阵地、为党中央和国家决策服务的思想库、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哲学社会科学综合研究中心。而之骅同志则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里为党和人民事业不为名利、辛勤耕耘众多专家学者中的突出代表。

  记得为制作关于总结苏联亡党亡国教训的“居安思危系列”电视政论片,之骅同志与大家一起共赴俄罗斯,与俄罗斯各界人士倾心交谈、深入研讨的日日夜夜。回国后课题组各同志又多次研讨,反复推敲。我们深感此项工作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而又唯恐力不及所负,所以不敢有稍许懈怠。常常是半夜突醒,或依枕捕捉飘忽的“灵感”,或离床写下零碎的思悟。有时为确认一个史料或吟安解说词,不分时间、不分节假日努力打磨。

查看余下6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