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取消特权、消除垄断,改革还有哪几大特征?

2024-07-21 4009 0
作者: 李勇 来源: 法度研究院

图片

  作者|李勇

  李勇,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近期受到全国关注的“油罐车混装乱装”事件,油罐车运输化学品后未经清洗随即运输食用油,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该行业的垄断经营现象严重,准入门槛和经营门槛设置不合理,导致存量罐车运输缺乏有效的竞争也缺乏有效的监管。

  特权出现的地方,公平就难有生存的空间。取消特权会促进整个社会更关注实实在在的老百姓的利益。

  倘若社会没有了是非对错,只以自己的立场和利益为出发点,社会就难以形成良性的准则和秩序。

  7月15日上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始举行。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就《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改革”是通过渐进和温和的手段,对旧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进行局部或根本调整,通常是在某个政权内部进行部分的改变与革新,以增强现有体制的活力,促进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古今中外的历史上,出于化解社会矛盾、找寻发展出路、延续统治地位等动因,曾经酝酿和产生过许多改革,有的改革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有的改革发挥了阶段性的作用,有的改革则潦草收场或者没有发挥正向作用。

  此前,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改革评价的新标准,即“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综合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的经验教训,细化和延伸这一标准,可以总结出改革应当至少具有五大特征:

  一

  “发展性特征”:改革应当不断取消特权,促进人格平等

  改革开放四十余年来,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迈向现代化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道路。中国的改革通过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之以恒推进小康社会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政策,“一个不能少”地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提前10年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

  绝对贫困的减少、弱势群体的减少、特权现象的减少,能够消弭不同经济地位群体之间的认知和发展差异,增强对话的可能性与可及性,让各类主体平等地参与社会建设、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进一步释放改革潜力、增强发展活力。

  改革进入深水区,原有容易的改革已经基本完成,深层次的改革是不断取消特权,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进而实现共同发展、互惠发展,这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和最重要的经验之一。纵观人类发展史,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正是一部消除特权的历史,是一部不断把人解放出来的历史。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