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机构解读政治局会议(2万字)

2024-09-27
作者: 新经济学家智库 来源: New Economist

图片

本文来源:摩根基金洞察、川阅全球宏观、华福研究宏观、段超宏观研究、郭磊宏观茶座、中国银河宏观、粤开志恒宏观、宏观大菲

本账号接受投稿,投稿邮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9月政治局会议: 不寻常的信号(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来源:川阅全球宏观

  文:陶川邵翔 钟渝梅 李潇宇

  9月政治局会议公开讨论经济问题,这在十八大以来可能还是第一次。上一次在非传统月(4、7、11/12月)讨论经济问题除了特殊的2020年外,还得追溯到2016年和2018年的10月,足见这次会议的分量和不寻常。会议内容概括起来看:经济上的务实,政策上的转向,对于后续的政策、尤其是增量财政的落地,不妨乐观一些:

图片

  首先,经济上为“努力完成”还是“坚决完成”盖棺定论——关键在“努力”,“5%左右”的增长目标有动态空间。

  其次,“努力”离不开政策发力,这一轮政策靠什么?靠财政、靠地产、靠资本市场,最终可能还是要靠消费。

  第三,从具体内容看,很多表述和此前发生了明显,甚至根本的改变:

  财政:开始强调财政的逆周期力度了,这可能是最能体现政策立场转向的地方,尽管存量依旧强调政府投资,但是增量政策很可能会更加偏向民生和消费。

  地产:这可能是去年不提“房住不炒”之后最重要的变化,地产内容不再局限于风险提示,而是明确要求“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从控量的政策来讲,这次更加重视“价”。

  资本市场:不仅仅是要“提振信心”,而是要切切实实“提振市场”。政策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消费:这可能是未来经济最重要的抓手。与此前不同,本次会议对于投资以及产业政策讨论不多,而无论是稳房价、稳股市,还是基层“三保”、狠抓“就业”,亦或是促进民营经济、支持养老、创造新业态,最终的落脚点都是让消费好起来。

图片

  为何今年如此特殊?可能还是源于内外的经济压力。我们可以透过十八大以来的唯二两次讨论经济工作的10月政治局会议得到一些线索—2016年和2018年发生过:

  2016年经济“缓中趋稳”,经济增速破“7%”:内部是供给侧改革推行后经济结构性矛盾与发展分化风险,外部是美国大选、“脱欧”等地缘政治不确定性风险。随后10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阐明应对态度“要正视矛盾和问题,保持战略定力”,捋清了2016年年内“内部抓经济,外部做好政策储备”的宏观主线。具体工作安排上:财政注重区域均衡,货币强调去杠杆与防风险;巩固投资与消费的企稳回升态势。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前三季度经济同比增速呈放缓态势。实体需求预期走弱叠加持续的金融去杠杆对信用投放的影响,政策调整面临压力,贸易摩擦的冲击下国内经济从“外需”向“内需”换挡的诉求攀升。当年10月政治局会议明确宏观形势“经济运行稳中有变,外部环境也发生深刻变化”,应对需“增强预见性,及时采取对策”。具体工作安排上:稳预期、扩内需、助民企是首要任务;资本市场改革、激发市场活力也被纳入提纲。

图片

  2024年外有美国大选,但是更大的问题在于,扭转偏弱的内需离不开系统、协调的政策“组合拳”,而且宜早不宜晚。这一点我们在之前的报告里多次提及,当前内需的紧缩循环、青年就业问题的凸显以及财政支出的捉襟见肘,都意味着要稳住经济增长,需要在第三季度末、第四季度初,尽快从顶层设计上出台强力的政策组合,光靠金融政策是不够的。

  本次会议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无疑还是财政政策成了增量政策的抓手:背后隐藏的两大边际变化。第一是重民生,主要体现在与财政相关的表述中关于“三保”的内容比以往前置了,并且对于“三保”支出的表述也从7月的“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变成了“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昨日(即9月25日)对特困人员下达一次性补助、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其实都是“预告”了政策对于民生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除此之外,9月政治局也再次提及了重点人群就业、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当然,“字里行间”的民生信号都需要财政支出予以配合。

  第二是从存量转增量。虽然“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的表述并未改变,但在存量政策使用“渐近尾声”的过程中,增量政策的来临或许也“正在路上”了。政治局会议对于总量政策的基调从7月的“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变成了9月的“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通过当前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明显提速(已发行全年额度的92.3%)等情况,我们认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的政策基调已经基本兑现,下一步的重中之重便是增量政策的诞生。

图片

  财政增量政策可能的“三支箭”?

  一是做好基层保障,解决居民(尤其是困难人群)的后顾之忧,这也是此次政治局会议透露出的核心理念,“惠民生”和“促消费”正是核心所在。

  二是支持化解债务,缓解地方后顾之忧,包括已“停滞”三个月的特殊再融资债于9月又重启发行、今年专项债用于“其他(含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银行风险)”的占比明显提升,这些都是国家支持地方留下的“痕迹”。

图片

  三是银行注资,稳定金融支持经济压舱石,根据1998、2007年的两次经验,财政发债、央行配合可能是具体手段。

图片

  地产:不再局限于防风险,“止跌回稳”目标更明确。具体要求上,“严控增量”或意味着二、三线城市对新开工项目更加谨慎,“优化存量”可能需要政府收储发挥更大作用,不排除财政资金进场支持的可能性。结合“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的表述,地产下一步的倾向可能是控制供给、促进需求,“止跌回稳”考虑的可能更多是价格层面。

图片

  资本市场:从“提振信心”到“提振市场”。一是表述定调更高,从一年多前的“活跃”升级为“努力提振”。二是部署更加具体、可落地,从7月的“提振投资者信心”到今天的“提振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入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等措施逐个提及,与周二国新办央行创设两项支持股票市场工具、以及证监会公布一揽子政策前后呼应。

图片

图片

  风险提示: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

  政策措施超预期,方向明确力度强——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学习解读

  来源:华福研究宏观

  文:燕翔、许茹纯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核心结论

  本次政治局会议释放出重大的积极信号,政策措施整体大超预期,方向明确力度更强:一是时间点上看,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鲜少涉及经济方面的议题,本次政治局会议对后续经济工作做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的定调,释放出非常积极的信号。二是宏观政策支持力度明显加大,在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之外,此次政治局会议首次定调要促进地产“止跌回稳”,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三是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一政策举措也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

  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重大信号。从以往的经验来看,通常每年4月、7月以及12月的政治局会议将会涉及经济方面的议题,而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鲜少涉及经济方面的议题,本次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提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对于后续经济工作的总体基调,会议指出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释放出较强的积极信号。

  宏观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政治局会议首次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并从供需两端明确了多项相关政策,表态积极,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具有独特重要的功能,提振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振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一政策举措也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

  风险提示: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二是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三是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报告正文

  1,政治局会议传递出重大信号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常以每月一次的频率举行,其中,通常每年4月、7月以及12月的政治局会议将会涉及经济方面的议题,对一季度、上半年和全年经济形势分析研究,并对后续经济工作做出部署。从以往的经验来看,9月召开的政治局会议鲜少涉及经济方面的议题,本次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释放出较强的积极信号。

  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对于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也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对于后续经济工作的总体基调,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图片

  2,宏观政策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此前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会议上,央行宣布了降准降息等一系列货币政策宽松政策,本次政治局会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方面,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货币政策方面,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仍然处于调整阶段,截至8月份,今年我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为-10.2%,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速为-18%,均保持较大幅度的调整。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发展对于经济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供给方面,会议提出,要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需求方面,会议提出,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此外,会议还提出,要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9月24日,央行已经宣布了包括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在内的多项房地产相关政策,本次政治局会议进一步明确多项相关政策并首次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表态积极,体现了党中央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坚定决心。

  3,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资本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上具有独特重要的功能,提振资本市场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链接金融与实体经济的重要枢纽,有效的资本市场一方面能够发挥资源配置功能,引导资金流入优质的上市公司、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是居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满足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的重要渠道。本次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体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这一政策举措也将更好发挥资本市场的重要功能。

  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提振资本市场、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的一个重要举措。一方面,引导更多的中长期资金入市能够为资本市场带来更多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由于中长期资金具有专业程度更高、稳定性更强的特点,中长期资金占比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投资者结构的优化与市场价值投资理念的培育,在市场波动较大时还能够更好发挥“稳定器”“压舱石”作用,对资本市场生态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前证监会表示将于近日印发《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本次政治局会议再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预计将加快推进耐心资本入市长效机制的构建,形成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的循环。

  4,风险提示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超预期;二是宏观经济不及预期;三是海外市场大幅波动等。

  本文来自华福证券研究所于2024年9月26日发布的报告《政策措施超预期,方向明确力度强——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政策信号学习解读》。

  分析师:

  燕翔, S0210523050003

  许茹纯,S0210523060005

  兴证宏观段超 | 更积极的信号——9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来源:段超宏观研究

  要点

  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我们学习理解如下:

  积极的信号。9月这个时间点召开经济主题的政治局会议不寻常,是2013年以来首次。在二季度以来经济修复动能走弱以及市场对稳增长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此次政治局会议超预期回应市场期待。

  工作定调:新的问题和情况,要正视困难。会议提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求“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新的情况和问题”的表述,以及“正视困难”的要求,都意味着顶层决策对当前经济问题的关注和重视明显有所加强。

  宏观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会议强调“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相较于7月政治局会议“及早储备并适时推出一批增量政策举措”的表述,本次会议对增量政策的定调和要求更加积极。其中货币政策“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的表态在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当中已有体现;财政政策暂时仍然强调存量政策的落地。

  工作部署:主要聚焦需求,未讨论产业、防风险相关议题。相较于以往的政治局会议,本次会议在议题上更加聚焦,主要聚焦宏观政策发力,包括促进房地产回稳、稳定资本市场、呵护需求等方面,而对产业发展、防风险相关议题并未讨论。

  积极变化:促进地产止跌回稳、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本次政治局会议当中,房地产相关内容文本有所前置,且首次提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供给方面,相较于7月政治局会议“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的表述,本次会议明确提出“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且要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与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一致。本次会议当中,资本市场相关内容也有所前置,从防风险部分前置到宏观政策部分,指向高层对其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会议提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这在9月24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中已有所体现;会议新增提出“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后续改革节奏可能会有所调整。

  后续积极的一揽子财政政策可期。本次政治局会议传递了明确的积极信号,前期货币金融政策已经有一揽子部署,后续积极的财政政策或也可期,下一个常规的观察时点在10月下旬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在此之前也需要关注国常会、财政部相关会议采访等。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正文

图片

  风险提示:外部环境复杂严峻

  【广发宏观郭磊】逆周期政策有望继续接力

  来源:郭磊宏观茶座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

  guolei@gf.com.cn

  摘要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关于会议精神,我们学习解读如下:

  第一,政治局会议一般是4月底、7月底、10月底、12月初,9月底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并非惯例。9月召开本身就显示出对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视。如会议指出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第二,会议指出“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干字当头、众志成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我们理解这是一轮明确的信号,在9月24日一揽子政策打头阵之后,逆周期政策有望继续接力、空中加油。

  第三,会议同时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关于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对应着财政政策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政策空间将继续拓展。关于财政政策空间,在前期报告《如何看8月财政数据与年内财政政策空间》中,我们有过详细探讨。关于货币政策,会议指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已经落地50bp的降准,当时指出“到年底之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四季度再次降准概率加大。“有力度的降息”意味着不排除会有新一轮的OMO-LPR-存贷款利率下行,由于本次LPR调整将大概率在10月21日,年末或是新一轮观察窗口。

  第四,值得注意的是,9月24日一揽子政策不止包括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还包括金融政策的边际调整。9月24日晚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续贷工作、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从WIND数据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贷款利率和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并不同步。此次货币供给调整叠加金融政策调整,有望带来后续新增贷款量的变化。

  第五,政治局会议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十分明确,会议指出促进市场“止跌回稳”。包括“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对应一线地产限购政策放松概率大幅加大。这确实是目前地产政策弹性最大的一个领域,我们在前期报告《逆周期政策是新定价力量》中亦指出 “在地产政策方面,一线城市进一步因城施策具有较大弹性”。从既有政策来看,9月24日落地的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支持土地和住房收储已有一定力度,如果再叠加限购放松,应会对房地产市场量价走势带来积极影响。

  第六,资本市场再次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及,显示出政策对于它的资金枢纽、预期引导功能的重视。“努力提振”是政策基本目标,具体政策方向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并购重组、中小投资者保护等。关于公募基金改革,政策指出要“稳步推进”。

  第七,其他一些举措均指向微观预期,包括 “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民营企业促进法”、“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

  第八,从8月经济数据及9月高频数据看,三季度后半段名义增长率中枢较二季度走低。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释放强化逆周期的信号,9月26日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确认了一轮稳增长周期的开启。“政策底”基本确认。如果本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能够作用于信贷、房地产等关键领域,则三季度有可能是本轮短周期名义GDP增速的谷底,即三季度企业盈利增速可能较低,但四季度会有所拐点。关注这一宏观周期位置对于权益、利率定价的指示意义。

  正文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关于会议精神,我们学习解读如下:

  政治局会议一般是4月底、7月底、10月底、12月初,9月底研究经济工作的政治局会议并非惯例。9月召开本身就显示出对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视。如会议指出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沉着应对,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着力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国内需求、优化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民生保障扎实有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取得积极进展,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经济韧性强、潜力大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会议指出“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会议指出各地区各部门要“干字当头、众志成城…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我们理解这是一轮明确的信号,在9月24日一揽子政策打头阵之后,逆周期政策有望继续接力、空中加油。

  会议指出,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干字当头、众志成城,充分激发全社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担责、敢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长本领、出业绩。要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会议同时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力度。关于财政政策,加大力度对应着财政政策要承担更重要的角色,政策空间将继续拓展。关于财政政策空间,在前期报告《如何看8月财政数据与年内财政政策空间》中,我们有过详细探讨。关于货币政策,会议指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9月24日一揽子政策已经落地50bp的降准,当时指出“到年底之前还有三个月时间,我们也会根据情况,有可能进一步再下调0.25-0.5个百分点”,在政治局会议定调后,四季度再次降准概率加大。“有力度的降息”意味着不排除会有新一轮的OMO-LPR-存贷款利率下行,由于本次LPR调整将大概率在10月21日,年末或是新一轮观察窗口。

  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值得注意的是,9月24日一揽子政策不止包括货币政策的边际放松,还包括金融政策的边际调整。9月24日晚间,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续贷工作、提高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水平的通知。从WIND数据看,2023年下半年以来,贷款利率和银行贷款审批指数并不同步。此次货币供给调整叠加金融政策调整,有望带来后续新增贷款量的变化。

  通知指出,要优化贷款服务模式。加大续贷支持力度。对贷款到期后仍有融资需求,又临时存在资金困难的债务人,在贷款到期前经其主动申请,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可以提前开展贷款调查和评审,经审核合格后办理续贷。

  政治局会议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定调十分明确,会议指出促进市场“止跌回稳”。包括“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对应一线地产限购政策放松概率大幅加大。这确实是目前地产政策弹性最大的一个领域,我们在前期报告《逆周期政策是新定价力量》中亦指出 “在地产政策方面,一线城市进一步因城施策具有较大弹性”。从既有政策来看,9月24日落地的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至15%、支持土地和住房收储已有一定力度,如果再叠加限购放松,应会对房地产市场量价走势带来积极影响。

  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资本市场再次作为一个重点问题提及,显示出政策对于它的资金枢纽、预期引导功能的重视。“努力提振”是政策基本目标,具体政策方向包括中长期资金入市、支持并购重组、中小投资者保护等。关于公募基金改革,政策指出要“稳步推进”。

  会议指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其他一些举措均指向微观预期,包括 “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出台民营企业促进法”、“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

  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从8月经济数据及9月高频数据看,三季度后半段名义增长率中枢较二季度走低。9月24日一揽子增量政策释放强化逆周期的信号,9月26日政治局会议进一步确认了一轮稳增长周期的开启。“政策底”基本确认。如果本轮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能够作用于信贷、房地产等关键领域,则三季度有可能是本轮短周期名义GDP增速的谷底,即三季度企业盈利增速可能较低,但四季度会有所拐点。关注这一宏观周期位置对于权益、利率定价的指示意义。

  核心假设风险:海外经济和金融环境变化超预期,大宗商品波动超预期,地产销售投资下行压力超预期,消费短期下行压力超预期,逆周期政策力度大于预期,中长期经济环境变化超预期,对政策理解不到位。

  摩根资产管理杜猛|重磅会议最新定调,A股市场有望迎来新起点

  本文来源:摩根基金洞察

  在近期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的推动下,近几个交易日A股连续上涨。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继续释放重磅信号,再次点燃市场热情。据万得数据,当日A股三大指数收盘均涨幅超过3%,沪指重新站上3000点,两市成交额连续两日超1.1万亿。随着A股市场自2月触底以来开始反弹,市场情绪与投资者信心正逐步回稳。

  市场行情能否延续?后市有哪些投资机会值得关注?对于这些投资者关注的话题,摩根资产管理中国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杜猛给出了自己的核心观点。

  支持股市政策再加码多重利好助力A股重回3000点

  此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并从多个方面释放了一系列重磅信号:

  1、宏观经济:明确要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财政政策: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3、货币政策: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4、房地产政策: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5、资本市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6、民营经济: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A股有望迎来新起点

  布局中国资产长期机会或正来临

  展望后市,A股市场或将迎来新的起点。政策的连续出台,极大地提振市场信心,体现了对当前经济形势的积极应对。

  中国资本市场正处在从量到质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资本市场生态持续改善、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降准、降息预期引导、降低存量房贷利率以及推出支持资本市场的新货币政策工具等措施,旨在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同时稳定资本市场,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伴随着今天最高层的定调,相信更多支持经济发展、提振资本市场的增量政策或将加力推出,存量政策也将有效落实。

  市场近期的上涨反映了投资者逐步转为乐观的情绪。拉长时间来看,高质量的公司或将呈现出可持续向上的空间。我们认为,情绪的转变有望推动市场逐步回归到相对理性的定价框架。而前期估值已经处于相对底部区域的优秀公司或将逐步迎来价值修复。

  总体而言,目前A股处于相对低位,下行风险相对可控。在宏观经济企稳的情况下,市场有望出现获取超额收益的机会,并逐步回归产业逻辑的赚钱效应。前期基本面良好的资产,当前估值具有较高的性价比,目前或正是布局中国资产长期机会的好时机。

  在经济转型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我们有信心这些政策将实现预期目标。A股市场,特别是代表新质生产力的战略新兴产业,正站在新的成长起点上,随着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和投资者信心的逐步提升,有望成为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

  【中国银河宏观】正视困难,干字当头——2024年9月政治局会议解读

  来源:中国银河宏观

  核心观点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一是正视困难,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首先,一般情况下经济工作并不是9月政治局会议的主要议题,本次9月政治局会议重点讨论当下经济形势已经说明了当局稳增长的决心。其次,表述从“坚定不移”转为“努力完成”,体现了对于经济形势更加实事求是的判断,不能简单理解为目标的放松,反而是要加大力度去努力实现。第三,会议要求“干字当头”,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稳增长将成为下一阶段各地方各部门的主要考核指标。

  二是稳字当头,个别领域政策表述出现实质性变化。

  其一,“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与之前“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相比,对于楼市企稳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二,“努力提振资本市场”,与之前“活跃资本市场”相比更加积极主动,更加注重呵护居民的财富效应。其三,“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等表述或意味着更大力度的消费券或生活收入补助有望推出。

  三是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引导社保、保险、理财“长钱长投”。首先,相较于23年7月政治局会议的“活跃资本市场”以及24年4月政治局会议的“多措并举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本次“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的表态更加积极主动,关注平准基金出台的可能性。其次,大力引导社保、保险、理财等中长期资金入市,对于“长钱长投”相关主体的要求更加具体。第三,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尤其支持上市公司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第四,稳步推动公募基金改革,将“功能性建设”摆在首位,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四是稳房价、去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本次会议对房地产市场表述有以下边际变化:一则,对商品房库存由之前“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转为“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指向通过新房供给管控助力地产去库;二则,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在924会议已经提及的贷款支持土地收储基础上,未来“土储专项债”有望重启;三则,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需求端政策进一步加码,一线城市限购有望进一步宽松,释放有效需求;四则,提出“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不过,目前需求端政策基本是“应出尽出”,但我们仍然需要期待更多供给端政策,例如由中央设立国储房公司,通过一次性、大规模“收储”用于保障性住房等。

  五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宏观政策一致性加强,财政政策“箭在弦上”,货币宽松仍有空间。会议指出,“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年内仍有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的可能性。增发超长期特别国债的主要用途:1、进一步支持消费,尤其是服务类消费;2、补充六家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3、加大两重项目建设力度。新增发行专项债与资本金用途扩容或同时进行。另外,广义财政仍然有望加码,关注政策性金融工具的重启或新设,用于三大工程或盘活地方存量资产。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发力,主要是配合财政形成合力,年内仍有25~50BP降准空间,10~20BP降息可能性,以及通过国债买卖实现增量财政工具的顺利投放。

  六是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关注消费券和中低收入群体增收。促消费是目前扩大内需的主要抓手,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持续显现,相关政策有望持续加码。一方面,一定规模体量的消费券值得期待,尤其注重对于服务类消费的支持。近期,上海面向餐饮、住宿、电影、体育等领域发放5亿元服务消费券,未来更多城市有望跟进,后续关注中央财政是否会对地方发放消费券进行资金支持。会议还强调,“要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根据三中全会部署,要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有效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9月25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通过改善收入提振消费。

  配置建议:股市方面,基于本轮超预期政策的出台,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有效提振,A股市场或将迎来修复行情,后续重点关注宏观基本面的修复斜率。同时,在政策面利好与流动性改善双重作用下,港股市场也有望走出向上行情。债市方面,降准释放的长期流动性将增加债市资金供给,有助于推动债券收益率下行,增强债券市场的吸引力。其中,短端利率对货币政策更为敏感,重点关注短债的配置价值。长债短期或维持震荡,但在降准降息的政策导向下,长期来看,仍然具有较高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

  1. 政策理解不到位的风险

  2. 央行货币政策超预期的风险

  3. 政府债券发行超预期的风险

  4. 美联储降息超预期的风险

  特别的会议——926政治局会议释放的积极信号

  来源:粤开志恒宏观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罗志恒

  分析师:马家进、原野(15810120201)

  事件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1、本次会议召开时间不同以往,对经济工作的部署没有等到往年的10月和12月,而是提前至9月讨论,突出反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

  2、通稿篇幅为以往的一半左右,直面形势与问题,对形势的判断客观务实,肯定成绩的同时强调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主要是充分认识到进入二季度以来经济面临的下行压力,总需求不足、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不振、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低迷等问题。

  3、政策力度显著加大、节奏明显加快,从通稿发布时点看有利于加强与资本市场的沟通,回应市场期待,后续增量政策仍将陆续出台和落实。会议对财政、货币、房地产、资本市场、保企业、惠民生等领域均进行了重要部署。需要特别关注的是,9月24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已提前宣布实施了货币、房地产和资本市场相关政策,9月25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发布,民政部、财政部部署为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反映出中央精神已提前下达至职能部门,强调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4、会议有诸多新提法、新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新表述首次出现,强调从供给端控制供给、提高供给质量、增加“白名单”贷款保交房,从需求端调整限购举措。例如“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等。

  风险提示:外部冲击超预期

  解读

  一、会议召开时间不同于以往,更加重视经济形势

  中央政治局会议一般每月召开一次,其中与经济相关的会议主要是在4月、7月和12月,分别部署开年后、下半年和来年的经济工作。此外,10月的会议也可能不定期涉及经济主题,例如2016年和2018年。

  没有等到10月和12月会议,而是提前在9月会议中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突出反映了中央对当前经济形势和宏观政策的重视程度。

  二、肯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但提出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要正视困难

  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当前经济的主要矛盾是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引发的供需失衡,继而导致经济实际增速与名义增速的背离、宏观数据与微观感受的背离,对预期和信心、消费和投资的有效提振产生了一定影响。

  会议要求:“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7-8月的经济数据来看,三季度GDP同比增速或低于二季度的4.7%,影响“5%左右”的全年经济增速目标的实现。虽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房地产调控放松、政府债券加快发行和使用等政策效果有所显现,但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地方基建投资、房地产市场等仍未有效企稳,需要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会议提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释放地方政府和各部门的积极性。“三个区分开来”是指: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要激励干部担当作为,避免懒政、惰政、怠政、庸政。

  三、财政政策:保证必要的支出力度,做好“三保”工作,加快特别国债和专项债使用,增量政策可从三个方面着手

  会议强调:“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从年初看,今年的财政政策比较积极,考虑到赤字规模3.88万亿、专项债3.9万亿、超长期特别国债1万亿和去年发行但主要在今年使用的1万亿元增发国债,合计规模高达9.78万亿元,接近10万亿元。但受财政收入增长不及预期、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等影响,财政支出力度总体偏弱。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2.6%,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21.1%(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同比-25.4%),由此1-8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两本预算的收入之和同比为-6%;同时1-8月专项债发行进度为65.9%,低于近几年历史同期。财政收入增长与专项债发行不及预期导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与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之和同比为-2.9%,低于名义经济增速。

  从短期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储备财政增量政策:

  一是研究追加赤字增发国债,弥补土地出让收入等下行引发的收入缺口,提高财政支出增速,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发的国债可用于三个方面:1)转贷给压力较大的部分地方政府以缓解流动性风险,推动地方政府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2)给近年来毕业的尚未就业和失业的大学毕业生以及城乡中低收入人群发放部分补贴,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消费能力,维护社会稳定。3)投向提前储备“十五五”规划的重大项目,同时给予充分的项目储备时间,避免临时找项目引发的项目包装、资金使用效率低的现象。近期的防汛形势严峻,水利建设等有必要进一步加强。

  二是加快专项债发行进度,一方面放宽专项债的使用范围,另一方面考虑将部分专项债额度调整为一般债。

  三是优化“化债”政策,推动地方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1)对于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较大,可以考虑采取中央发行国债转贷地方、政策性金融机构给地方政府发放贷款、继续发行特殊再融资债券等三个方式缓解地方压力,避免出现流动性风险,确保“三保”支出,以时间换空间。2)以区县为单位制定和执行化债政策,更加注重精细化管理和差异化施策;严控新增政府投资项目的区域范围从以省为单位调整为以市县为单位,避免误伤部分地市(县)政府投资。3)强化政策间的协同配合,尤其是强化与环保、规划、审计等部门的配合,避免出现有资源资产,但被其他制度限制导致资源资产难以被盘活的现象。4)坚持在发展中化债,研究延长隐性债务清零时间,避免2028年清零导致地方政府刚性化债进而带来经济的收缩效应。5)进一步压实地方政府责任,积极盘活资源、强化资源统筹能力、提高支出效率,建立起化债的激励约束制度,对于地方好的做法和创新案例予以表彰和政治晋升激励,调动各方化债的创造性。(详见《当前财政形势及对策建议:推动地方从应急状态回归常态》)

  四、货币金融政策:有力度的降息、提振资本市场

  会议提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表述更直接有力。

  一是9月24日央行已宣布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降准后,大型银行和中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将分别由8.5%和6.5%降至8%和6%。同时,潘功胜行长表示,年内还有可能存在二次降准,降幅0.25-0.5个百分点。

  二是降低政策利率,并带动整个利率体系跟随调整。路径是下调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0.2个百分点,从1.7%下调到1.5%;带动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下调0.3个百分点;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存款利率等也将随之下行0.2到0.25个百分点。

  目前MLF利率已经率先下调,从2.3%下调至2%,幅度和潘功胜行长透露的完全一致,体现政策“言出必行”。MLF操作之所“另起炉灶”,提前发布在中期借贷便利栏目下,主要为了进一步与政策利率(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形成差异,MLF将回归中长期流动性供给工具的定位。预计国庆后,政策利率、贷款利率将开始下调。

  会议提出“提振资本市场”,强调对资本市场的支持。

  一是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根据9月24日吴清主席表态,之后将会发布《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提高对长期资金监管的包容性,如建立3年以上长周期考核等。

  二是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9月25日,《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已出台,包括大幅简化审核程序,提高监管包容度。未来,新兴产业基于补链强链的纵向并购,传统产业基于提升集中度、优化资源配置效率的横向并购,都将驶入“快车道”。

  三是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大指数化产品供给力度,降低行业综合费率水平。

  (详见《924一揽子金融政策的深意:稳地产、稳股市、稳经济》)

  五、房地产政策:稳房价、保供给、促需求

  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会议针对房地产领域有三个新提法:

  一是明确目标,即“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尽快扭转房价下行预期。

  二是由730会议的“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改为“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正视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的客观事实,进一步优化供给端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供求平衡。

  三是要求“调整住房限购政策”,当前全国仅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以及海南省6地仍在执行限购政策,有必要进一步放松。例如,放开郊区限购、大户型限购、商住限购,降低非本地户籍购房社保年限,增加多孩家庭购房指标等。

  此外,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等政策已在9月24日的一揽子金融新政中出台,下阶段要尽快将政策落到实处。

  六、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规范执法监管行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今年以来,由于经济恢复基础不牢固,叠加前期一些缺乏一致性的政策,以及收费、执法过程中不恰当行为,对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产生了一定影响。

  未来,需要从机制保障角度,在政策、制度、法治等层面着力,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是在涉及方向性调整的政策出台前,充分听取企业家的意见,设置时间表和路线图,避免政策摆动过大,同时推出正反两方面的政商关系案例,清乱象、树典型。二是制定负面清单,让企业家和投资者放下心理包袱去投资。三是完善制度建设,尤其是系统梳理《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法律法规,避免以政策替代制度。四是落实法治,将中央的精神落到实处,既规范市场主体行为,又规范行政执法机构行为,最终形成稳定的预期。

  七、兜牢民生底线,促进就业,对困难群体发放补贴

  会议提出:“要守住兜牢民生底线,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今年以来,由于经济相对疲软,经济转型出现结构性供需失衡,造成新增就业边际压力较大。就业是民生之本、内需之根。稳内需的关键在稳就业,未来需要进一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安全。

  目前《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已出台,或有以下几个着力方向值得关注: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就业促进协调联动。包括:扩大第三产业就业容量;支持各类经营主体稳岗扩岗,发挥国有企业就业引领作用;拓展数字经济就业新空间,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做好数字转型中的岗位挖潜、职业转换等。二是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包括:提高教育供给与人才需求的匹配度,扩大理工农医类专业招生规模;推进技工教育高质量特色发展;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等。三是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如拓展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成才渠道;做好退役军人就业服务保障;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等。

  近日,民政部、财政部联合部署向特困人员、孤儿等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助,确保10月1日前将一次性生活补助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及时传递党和政府对困难群众的关心关爱。

  分析师:罗志恒,执业编号:S0300520110001

  分析师:马家进,执业编号:S0300522110002

  分析师:原野,执业编号:S0300523070001

  9·26政治局会议的十大关注点

  来源:宏观大菲

  文 丨温彬 王静文 应习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6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

  从会议通稿来看,决策层的思路出现了重大调整。

  一是展现出极强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般而言,政治局通常会在4月、7月、10月和12月召开经济专题会议,此次提前至9月召开,充分体现出对经济工作的高度关注。

  二是主要从需求端发力。此次会议对于“新质生产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科技”等供给端政策着墨不多,而更多强调从需求端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房地产政策等都在这一基调下展开。

  三是淡化了防风险的相关表述。从去年的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到今年的政治局会议,防风险都是重要内容,房地产相关工作会放在防风险框架下部署。此次会议未对防风险工作进行部署。

图片

  具体来看,我们认为有以下十个方面值得关注:

  一、政策定调

  会议认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相比于以往,此次会议并未点出这些情况和问题所在,这种表述方式以往并不多见。

  会议要求“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切实增强做好经济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从对形势的判断到对工作的部署,“责任感和紧迫感”贯穿始终。

  会议要求,“要抓住重点、主动作为,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虽然由7·30政治局会议的“坚定不移完成”调整为“努力完成”,但政策力度明显加强。

  二、财政政策

  会议指出,“要加大财政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切实做好基层‘三保’工作。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今年以来,财政收入转向负增,导致财政支出增速偏低、节奏偏慢,对稳增长支持力度不足。1-8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5%,预算完成进度为60.9%,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均值62.4%;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下降15.8%,预算完成进度为40.1%,不及去年同期的48.5%。

  在货币政策已经出台一揽子政策之后,有必要出台增量财政政策,推动支出增速回升,创造有效需求。

  目前市场期待的财政政策包括:一是扩大新增专项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支持范围和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着力提高资金效益和政策效果。二是将明年的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提前至今年来使用。三是通过人大常委会上调赤字率,增发1万亿元国债,用于偿还拖欠企业账款,缓解地方政府财政债务压力。

  三、货币政策

  会议指出,“要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实施有力度的降息”。

  9月24日“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上,央行已经集中推出了一揽子政策,包括近期降准50个基点,年底之前根据情况还可能下调,以及近期降低中央银行政策利率,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调0.2个百分点,并带动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和存贷款利率下调。

  昨日MLF利率已下调0.3个百分点,后续其他政策也会陆续展开,这将有助于降低社会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为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四、房地产政策

  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这是迄今决策层关于房地产市场的最积极表态。

  事实上,地产是当前经济中的核心问题。市场一旦开始下行,除非有外力扭转,否则难以打破负反馈循环。而地产如果持续降温,一方面会通过金融渠道导致银行不良率上升,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会通过财政渠道导致地方本级财政收入萎缩、债务压力上升以及营商环境恶化。

  从供给端,“对商品房建设要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政策在约束供给的同时,加大对现有项目的资金支持和存量土地的盘活力度。

  从需求端,“要回应群众关切,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央行日前已经宣布将引导商业银行将存量房贷利率降至新发放贷款利率的附近,预计平均降幅大约在0.5个百分点左右。预计住房限购政策也会陆续放开。

  从新模式方面,“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五、资本市场

  会议指出,“要努力提振资本市场,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要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

  9·24发布会上,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联合发布了一系列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利好政策。

  一是创设“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其中,前者可提升证券、基金、保险公司资金获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首期互换便利规模5000亿元。后者将为发放“回购和增持股票贷款”的商业银行提供低息的再贷款资金,引导商业银行支持上市公司和股东增加股票回购和增持。

  二是发布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同时督促、指导保险公司优化考核机制,鼓励、引导保险资金开展长期权益投资,鼓励理财公司、信托公司加强权益投资能力建设,发行更多长期限权益产品。

  三是发布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提高对并购重组的监管包容度,更好发挥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作用。积极鼓励上市公司加强产业整合,资本市场在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继续助力传统行业通过重组,合理提升产业集中度,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本次会议再提打通资金堵点、引导长期投资、支持并购重组、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和保护中小投资者等多项重点改革举措,将为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基本制度保障。

  在美联储开启降息进程、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回升、中国经济向好的信心增强以及资本市场估值尚处在全球低位的多重因素下,预计随着一揽子政策逐步落地显效,A股有望走出对当前偏低估值的修复行情。

  六、涉企政策

  会议提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近段时间以来,由于地方税收收入和卖地收入下降,地方政府面临严峻债务压力,因此,部分地方政府通过加大收费、罚款等非税收入征收力度,由此导致营收环境恶化,进一步打击企业投资信心,由此形成了典型的负反馈循环,因此会议强调要“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

  会议指出,“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自去年7月推出“民营经济31条”以来,宏观政策对民营经济的态度更加友好,不过,受房地产市场震荡寻底、有效需求偏弱等因素影响,我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自今年4月以来再次步入下行区间,今年1-8月民间投资同比增速-0.2%,年内首次转为负增长,刷新去年9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民营经济促进法谋划已久,据悉草案已于2023年5月撰写完成,立法流程也已启动。该法案的出台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民营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有法可依、违法必究,从而稳定民营经济发展的预期、振奋民营企业家的信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七、促消费

  会议指出,“要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提升消费结构”、“要培育新型消费业态”、“要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产业,抓紧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国内有效需求不足主要表现为消费需求不足。1-8月社会消费品零售累计同比增长3.4%,为2023年以来的新低。近期假期效应趋弱、服务消费回落、商品消费表现平淡,提振消费具有紧迫性。虽有政策出台加力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成效显现尚需时日。

  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是决定消费的核心要素。本次会议提出“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与7月政治局会议提出的“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一致,并新增“提升消费结构”。

  “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未来或在数字化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领域展开。此外,针对老龄化加剧、生育率低迷问题,提出“发展养老、托育产业”以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未来或将有具体政策出台,以提振居民消费需求。

  八、引资稳资

  会议指出,“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今年1-8月,我国累计实际使用外资5801.9亿元,同比下降31.5%,8月当月同比降幅49.4%,创历史新高。

  相比于7•30政治局会议对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全面部署(主要包括制度型开放、稳外资、稳外贸、共建“一带一路”),本次会议特别强调了制造业领域引资稳资,反映了该项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根据会议精神,稳外资的两大抓手分别是放宽外资准入和优化营商环境。外资准入方面,9月8日,发改委联合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将限制措施由31条减至29条,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已实现“清零”,新版管理措施将与1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包括对舆论环境的正确引导、对外商安全感的及时回应,以及其他相关的配套支持政策。

  九、民生工作

  会议重点提及了稳就业、稳物价和粮食生产等方面工作。

  一是稳就业。近期青年人口失业率上升,引起市场热议。就业是增长的滞后指标,其折射出的经济现实以及可能带来的社会冲击,无疑值得高度关注。

  所以会议要求,一方面,重点做好应届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等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另一方面,加强对大龄、残疾、较长时间失业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帮扶。

  二是稳物价。针对近期食品及水电气热等价格上涨带来居民生活成本提高问题,指出要“保供稳价”,旨在降低物价上涨对居民基本生活的影响。

  三是“要切实抓好粮食和农业生产,关心农民增收,抓好秋冬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十、决策落实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重点提及了两个方面工作:

  一是 “要树好选人用人风向标,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

  “三个区分开来”由总书记于2016年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把干部在推进改革中因缺乏经验、先行先试出现的失误和错误,同明知故犯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上级尚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中的失误和错误,同上级明令禁止后依然我行我素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把为推动发展的无意过失,同为谋取私利的违纪违法行为区分开来。

  这一原则的提出,旨在保护那些作风正派又敢做敢为、锐意进取的干部,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二是“要支持经济大省挑大梁,更好发挥带动和支柱作用”。

  经济大省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顶梁柱”与“稳定器”,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及7·30会议均指出要发挥好经济大省挑大梁作用。

  今年上半年,江苏、山东、浙江增速较快,排在全国前列,但广东、河南、四川等省份低于全国增速和本省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带动作用。

图片

  (孙莹、王娜、张梦婷、高洁均有贡献)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