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冲及:镌刻历史,融入时代
【编者按】据悉,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金冲及,因病医治无效,于1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据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网站资料,金冲及,1930年生于上海,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中共党史和中国近代史专家,先后任复旦大学团委书记、教务部副主任、教学科学部副主任,文物出版社总编辑,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研究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史学会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金冲及先后主编或共同主编《毛泽东传》《周恩来传》《刘少奇传》《朱德传》《陈云传》等;著有《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等;和胡绳武教授合著四卷本《辛亥革命史稿》(获第一届郭沫若历史学奖)等。今年3月,金冲及在《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从三大战役看中国共产党人的战略思维》一文。
在此,我们特转发原载光明日报的《金冲及:镌刻历史 融入时代》一文,以表示对金冲及先生深切的哀悼和崇高的敬意。
【金冲及(1930.12-2024.11.14】
金冲及:镌刻历史,融入时代
程冠军 邵建斌
历史像一个沙漏,金冲及是细数每一粒沙,并能够披沙拣金的人。
历史像一面镜子,金冲及是经常为它拂拭灰尘,并用这面镜子照见未来的人。
历史更像一把解剖刀,这把刀在金冲及的手中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东南的黄城根附近,有一条小巷名叫前毛家湾,如今是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所在地。近代史和中共党史专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原常务副主任金冲及的办公室就在这座院子的一间老式书房里。
2019年初春的一个下午,我第一次来到这条神秘的小巷,采访了慕名已久的金冲及先生。88岁高龄的他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笑容可掬,说起话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高深和严肃。他操着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既轻松愉快,又温暖平实,几句寒暄下来,让人如沐春风。
为民族立志
1930年12月,金冲及出生在上海。他中学时就爱读史书,初中一年级的历史课程得了98分,小小年纪便读过《史记》、《纲鉴易知录》、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等书籍。
顺着古代史,金冲及又渐渐走进中国近代史以及历史研究方法这一领域,陆续阅读了李剑农《最近三十年中国政治史》、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和《补编》等学术著作。中学时代对历史书籍的大量阅读,对金冲及后来走向历史学研究起了引导入门的作用。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