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 近在眼前:这是美妙的前景,还是可怕的结局?
当300亿机器人占领世界的时候
在CES 2025期间的一场特别专访中,马斯克畅聊了AI在认知任务、人形机器人、Neuralink等技术进步,如何对人类生活产生变革性的影响。
其中,关于人形机器人,马斯克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未来3-4年,AI能够胜任所有与认知相关的工作,完成任何你想做的事情,甚至会提出你从未想到的想法。未来3年,特斯拉机器人产能将提升到50万台。最终,人类世界将会有200-300亿台人形机器人。
我认为大多数人,都希望拥有一个像《星球大战》中的C-3PO或R2-D2那样的机器人助手。实际上,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想象一下,几乎每个人都会想要一个,有些人可能想要两个,再加上整个工业领域都需要人形机器人来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
你可能会问,人形机器人与人类的比例会是多少?马斯克的回答是,我猜至少是3:1,甚至可能是4:1或5:1,这就意味着未来可能会有200-300亿台人形机器人。到那个时候,金钱的概念可能会变得模糊,经济体系是否存在有意义的上限都不好说。
然后他展望说,假设AI发展一切顺利,我认为人类将不会有全民基本收入,而是全民高收入。
财富不再由人来创造,那时的财富将如何被支配?
从财富创造的意义上来理解,在马斯克的展望中,至少包含如下几点:第一,未来的财富不需要由人来创造了;第二,由机器人创造的财富将会比现在由人类创造的财富多得不可限量;第三,人们不用工作,但通过全民高收入过着不可想象的丰裕的生活,而这有赖于全民基本收入制度的实施。
这是一种多么美妙的前景,而且在理论上完全行得通。问题是,在实践的层面呢?
关键的问题是分配。机器人确实可以创造出比今天多得多的财富,而且不用人们花费丝毫力气。那我想问的问题是,这些机器人和所创造出来的财富属于谁,谁能够支配这些财富呢?有能力支配这些财富的人会用这些财富来干什么呢?
现实的办法,是马斯克提到的全民基本收入,对,他提到的是更进一步的全民高收入。全民基本收入,是20世纪80年代比利时鲁汶大学教授菲利普·范·帕里斯(Philippe Van Parijs)提出的一个构想。而这项制度的财政基础,就是对机器人生产的产品征税,或者直接对机器人征税。在最近几年中,一直有人提出对机器人征税的设想,比如比尔·盖茨等。泽维尔•奥伯森甚至专门写了一本《对机器人征税》的书。在韩国和美国的加州,也正在考虑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
不管是机器,还是机器人,都是劳动者生产的,它本身和它创造的财富,必定属于所有劳动者。不要用资本家的思维去看劳动,在资本家眼里,你们出卖了劳动力,那劳动产品就是属于他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