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起:关于遵义会议谬误流传深广,必须予以纠正
油画:遵义会议(邱瑞敏 章德明 等作)
阅读1月28日昆仑策发表的王春晓的《1983年〈遵义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失实问题真相》一文,对他严谨的治学态度深感敬佩,同时也强烈的获得三点认识。
一、《遵义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是历史虚无主义的产物
历史虚无主义的表现形式:一是“虚无化”真实历史,即个人、群体或集团,不遵循实事求是原则,“污名化”地否定真实历史,不予真实历史以应有的尊重和肯定;二是虚假历史“真实化”,即个人、群体或集团,以自身的历史为对象和以自身的需要为取向,人为制造伪史。这两种表现形式,尽管看似绝对相反,但都是为了混淆是非,否定历史,性质和作用如出一辙。
从党史领域看,历史虚无主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打着“还原历史真实”的旗号,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史、建设史、奋斗史进行曲解、贬低,从而达到否定我们党执政合法性、否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否定已有定论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毫无底线地通过编造谎言、移花接木、恶意解析等方式,抹黑、污蔑、嘲笑党的领袖和英雄烈士。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人打着“解放思想”、“ 反思历史”、“ 范式转换”、“ 还原真相”等旗号,以主观代替客观、以细节代替整体、以臆想代替史实,肆意肢解、歪曲历史,混淆视听、迷惑大众,其本质就是以所谓“重新评价”为名,歪曲近现代中国革命历史、党史、国史、军史。
1982年,中央级的临时机构“党史征集委员会”(简称“党史征委”),该委员会的李志光、陆友山,在没有认真研究历史,采取偏听偏信、自说自认、杜撰虚假电报等手法,撰写的《遵义政治局扩大会议若干情况的调查报告》,武断地给出虚假结论,把1935年1月7日至9日的遵义会议,改为了1935年1月15日至17日。该调查报告,是一个违背历史真实,毫无根据的历史虚无主义的调查报告。
二、遵义会议1935年1月7日至9日召开是无可争辩的史实
王春晓说,遵义会议召开时间一直是有明确定论的,为此,他在文章中列出了如下10条,无可辩驳地实证了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35年1月7日至9日。
1、毛主席亲自主持编写的党的重大历史文献《六大以来》,收有“遵义会议决议”,明确的遵义会议的召开时间,为“一九三五年一月八日”( 附有文献原件图)。《六大以来》在正式成书之前,中央曾先以散页形式发给高级干部阅读,参加遵义会议的19人(李德已离华)人手一份,无人对《决议》所标“一月八日政治局会议通过”产生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