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良:教育公平只能是平民奢望了
CS中考单列的"高层次人才政策"一出台,全网炸锅,几乎只有一个声音:反对!
我也看了一下改革方案,不能说没有亮点,作为中学教育比较有特色的CS,继续用自己的套路对基础教育做出改变,这是要给予称赞的地方。
然而,教育从来都不是小事,环节改革,科目改革,形式改革,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是基于挑动固化的竞争套路,老百姓能忍。唯有触动公众利益的改革是不可任性的,因为它挑动的是人的神经,甚至会挑动群体间的斗争。
我就在CS,曾经因为写中考录取模式的文章被一位副局长请到她办公室里交流看法,领导很有诚意,虽然当时没有立即按我的想法改过来,但后来还是由6A制改回到了总分制。
关于高层次人才的二代中考单列这事,我其实不方便说,因为与此相关的周围人不少,很容易得罪人。但是,又必须说,因为它的影响太大。
开头部分,我还不想批评政策制订者,倒是想为他们“开脱“,因为我太了解CS各级管理者的急切心理。
CS,盯的是经济竞争,再不努力争争,不要说向发达地区靠拢,就是在中部也有掉队的可能。往南,争不过广深,往北,争不过京津汉,往东,争不过上海杭州南京,中原的郑州也要在它后面烧火把了,当地的管理者急啊!
CS,它有一颗向一线城市靠拢的雄心,经济却是它身上看得见的短板。
CS,在中学阶段,它有全国有名的"四大名校",这可不是吹的,是名副其实的,这几所学校数理化生的国际竞赛水平和高考成绩绝对居国内一流,综合力量不输全国任何省会城市,同一城市的中学名校集中度在全国如此靠前,是CS人的骄傲。
CS,很希望把这个优势用到极致。
扬长避短,有错吗?没错。可以理解吗?可以。
不过,教育这事儿可不要轻率地把人分个三六九等啊!尤其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都还小,又是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搞过头了,会整出大事来。你开高薪水,你送房子,你解决他们家属的工作,百姓都能接受,你把优质教育资源当奖品送,敏感的神经就绷不住了。
所以,下面我就要讲点大道理。
追求平等,追求公正,绝对性是没有的,只能是相对性。老百姓在诸多待遇上都已经习惯了不追求绝对公平正义,都已经懂“差不多得了!“的含意,唯有对教育还保留着一份相对严格的平等权奢望,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依靠考试做选择的升学阶段不要被埋没。
CS的这波操作,可以认为,即使是相对性公平,恐怕也被损害了。
高层次,在中国人眼里,有很多种解读,简单点概括,那就是每个行业的人上人。
撞钟又躺平,高薪来养懒。
三代即精英,先腐成权贵。
权力化金钱,私利争先锋。
撞钟又躺平,高薪来养懒。
三代即精英,先腐成权贵。
权力化金钱,私利争先锋。
国富则能民强兵强,国穷则是天子守国门,土豪门阀历来开门揖盗保既得利益。
与民争利的说法实为与富民争利的东林党精英误导,真正与平民争利是权贵资本。
没有雍正哪来的乾隆的安逸,没有败家子的安逸哪来王朝的衰落,抄了和珅的家也没用。
雍正得罪了权贵才会有历史的否定和抹黑。
太平天国是必然是先驱,辛亥革命是摘桃,解放战争是真正的改天换地和崛起。
殖民教育买办教育发财教育贵族化教育都是背离社会主义的。
公务员脱离社会脱离劳动三门干部还有后门干部乱作为不作为脱离实际的荒唐事扰民事太多啦!选拔机制要倾向于基层劳动者。
精英未必能堪当大任,叛徒内奸怀有异心者为数不少。
教育大多数课程是无用的浪费时间的。
课程设置因年龄而异,因专业程度而异。
知识多寡不是主要的,培养学习能力,分析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道德信仰才是主要的。多年清北的殖民化教育方向是危险的有害的,有其历史渊源。
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劳动报酬劳动福利哪个方面显示出光荣了?
光荣牺牲倒是有的,光荣下岗常有,敲锣打鼓光荣退休送回家不见。
店X二动削减退休工资的歪心思已不是一年二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