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中美关税战下如何农业强国?“种业突围战”破局最关键!

2025-04-10 1771 2
作者: 孙玉良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图片

  在中美关税战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份标题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的中央文件引起舆论广泛关注。这份文件包括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全领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创新、全环节完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等内容。我是农民出身,又在村里当过“村官”,对于中国基层农业现状有较深的认识,更有着深深的忧虑感。毛主席曾经在他的四言诗《手里有粮》说过:“手中有粮,心就不慌”,粮食安全是14亿中国人民的“头等大事”。但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不安全?我是心底没数的。原因很简单,农村里的籽种多是美国货,很少是中国原产的。

  我认为:中美农业领域的经贸战,真正“命门”隐藏在看似微小的种子之中,美国资本巨头通过技术垄断与产业链渗透,已悄然掌握了中国种业命脉,而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将直接决定中国能否实现从“农业大国”到“农业强国”的跨越。中国农业面临的核心矛盾,目前已从市场争夺转向更深层次的产业链控制权博弈,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但种业自主化率不足50%,这才是大问题。

  以玉米和大豆为例,美国企业通过资本运作与生物技术垄断,已逐步控制了中国种业的关键环节,比如美国的高盛集团曾参股国内多家种子公司,并通过专利捆绑限制中国本土品种的研发与推广;美国的孟山都集团掌握着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专利,中国也没有摆脱它的掌控。截止到目前中国大豆、玉米等主粮作物的优质种源长期依赖进口,和平年代没什么事,一旦中美两国陷入你死我活的斗争状态,美国利用种子卡中国人民的脖子,就会成为残酷的现实。

图片

  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凭什么以弱胜强,反败为胜?就是勾践听了文种、范蠡的谋略,跟吴国打了一场“种子战争”。美国长期把中国视为最严峻的竞争对手,其实早就对中国进行战略布局了。美国农业财团通过投资控股、技术授权等方式,深度介入中国种企,这可不是为了帮助中国人民提高农业产量这么简单,而是为了他们的中美对抗大战略提前布局。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进口种子中约60%来自美国企业,且核心性状基因(如抗虫、抗除草剂)几乎全部受制于人。美国资本通过中美农业“技术合作”等手段,慢慢蚕食中国原产籽种的生存空间,用他们的“先进种子”代替中国的“落后种子”,直至最后全部“取而代之”,这样就扼住了中国的农业命脉。中美关税战表面上以农产品为焦点,实则加速暴露了中国种业的脆弱性。

  我们都知道,美国建国是以屠杀原住民开局的,基因里就有残忍与血腥。美国奉行“丛林法则”与“餐桌菜单论”,干什么事也靠实力说话。你斗不过他,他就会把你列入“菜单”吃掉。现在的中国“怀璧其罪”,对有“修昔底德陷阱”情结的美国霸权产生了威胁,美国是一定会千方百计不择手段对付中国的。不要把美国想象得那么美好,这个国家没有那么善良。我预料这次美国借关税战施压中国投降,很可能将种子专利纳入制裁范围。若限制中国获取关键性状基因,国内农业产能或面临断崖式下滑,美国甚至会借小小的种子,欲置中国于死地。

查看余下3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