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资本服务?

2024-11-14
作者: 孙玉良 来源: 昆仑策网

图片

  关于房地产业的衰落,我看到了太多的网友评论。有的人心急如焚,有的人幸灾乐祸,有的人冷静客观,有的人对未来充满迷茫。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专家们的分析及建言,当然是希望“救市”的,挽救颓败的房地产经济。但专家们的发声,又往往被网民怒怼,其中一种观点颇具代表性。这种观点认为,专家们不管出什么主意,都是为资本服务的,为银行和房地产企业家着想的,而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提高人民的收入水平,解决人民的住房难角度思考问题,所以送给专家两个字:不信。

  专家失去了“公信力”,被称为“砖家”,这是很可怕的一种现象。群众对专家的态度,不再是尊敬,而是嘲讽。我观察到的,专家与群众的观点对立,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不管专家说什么,总会有网民“鸡蛋里挑骨头”怼回去。也就是说,从感情上说,专家与人民,已不是鱼水关系,甚至演变成了“敌我关系”。有一种观点说:人民已经觉醒了,不再听专家们忽悠了,按专家的指挥棒走的时代过去了。

  不信专家只信自己的大脑与眼睛,在自媒体盛行的时代,成为十分流行的事。这从一些自媒体视频中的吐槽可以看出来。而且怼专家成为一件令网民十分快乐的事,比如那个叫王福重的专家,就被网民骂的没了人身,成了不说人话的畜生了。

  房子降价也没人买,是因为“人民的觉醒”吗?我认为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客观上来说,国家建的房子太多了,供大于求。有的炒房客,买了几百套房子,急于出手找“接盘侠”,但忽然发现找不到了。而买不起房子的人,不管如何降首付,还是买不起。首付可以凑出来,掏空“六个钱包”,但每月的房贷,是还不起的,这让人望而却步;主观上来说,确实有“人民的觉醒”成分,因为年轻人越来越想清楚了,与其一辈子做“房奴”,还不如不买房,大不了不恋爱、不结婚到头了,婚姻已成为人生的负担,而不会给人生带来快乐,那结婚干什么呢?

  网上这样的段子太多了,不恋爱、不结婚、不生子,这也是一种善良。自己这一辈子受穷,忍忍就算了。就不生孩子,给社会增加负担了。什么“不孝为三,无后为大”,以后的社会,“绝户”的会越来越多,国家再怎么鼓励生孩子也没用。因为人们的思想变了,现在自私自利的思想已成为主流,我们的教育与文化宣传,培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不必有家国情怀,也不考虑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考虑的只是自己这一辈子如何度过。当然,上梁不正下梁歪,看看那些没有利他精神的权贵与“先富者”嘴脸就知道了。

  一个人、一个机构、一个团体甚至一个国家失去公信力,这是很可怕的一件事。你说什么,人们不听你的了,那制定的政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得不到响应、支持与执行。伟人提出的“为人民服务”观点,曾经是如何的深得人心,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的干部,又是如何的受到人民爱戴。当“为人民服务”演变成了“为人民币服务”,人们怀疑专家、领导者制定政策、调整政策的出发点时,就很危险了。那个叫嚣“你是为党说话还是为人民说话”的官员,实际上是发自本心的灵魂拷问,党和人民本来是鱼水关系,而被某些人严重撕裂为对立关系,这不是很危险的一件事吗?

  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言犹在耳。我对房价下跌是持欢迎态度的,跌成白菜价也没什么不好。当房子跌成白菜价时,无形中就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一座大山,这有什么不好呢?从此这个世界上就没有“房奴”了,人民就翻身得解放了。当然会有人为这样的巨变痛不欲声,甚至寻死觅活,但那也是这些人用钱买来的教训。我是深恨那些“炒房客”的,他们把房价炒得虚高,幻想不劳而获,目前的房地业萧条是他们自酿的恶果。我始终认为,“房奴”的人生没有任何意义,更谈不上快乐与幸福。我呼吁大家都不做“房奴”,来世一遭不容易,自由自在毫无羁绊地度过一生不好吗,重新思考一下人生的意义,换一种活法,不再上资本的当,未尝不是明智的选择。

  (作者系昆仑策特约研究员;来源:昆仑策网【授权编发】,转编自“良评”微信公众号,修订发布;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11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