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董明珠的焦虑,从何而来?

2025-04-30 2097 0
作者: 董小华 来源: 昆仑策网

1.jpg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女士在集团股东大会上发言说:“在人才培养当中绝不用一个海归派,因为海归派里面有间谍,我不知道谁是谁不是,在无法辨别是否是间谍的能力下,我只能保守的选择,在国内的高校培养我们自己的人才。”

  此话一出,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各路公知大V纷纷举起道德的大棒砸向了这个奇女子!他们认为,董明珠的言论透射出极端和偏见,这对中国对外开放,吸引境外人才是不利的,负面影响颇大。

  在他们看来,董明珠就是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方向标,一言一行都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然而问题的实质却不是这样,一个企业领导人的话,充其量其实际影响力,只限于企业内部,这与国家对外开放政策无关,毕竟每一个企业的选择都有其自主性,。企业本就是以经营为目的,就像每家每户过日子一样,各有各的发展道路,各有各自的选择,有的企业为了提高竞争力,甚至高薪争抢海归于门下。

  祛除高大上的意识形态后,董明珠的本真则是企业自我保护意识的觉醒。因为格力集团是混合所有制大型企业,是各种技术专利的云集重地,所以做为董事长的董明珠,其每一个决策都显得举足轻重。换个角度看,如果董明珠治下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微企业,说这话就不会被道德绑架了,董明珠也没有必要说这种话。问题是,董明珠对海归有偏见吗?

  据我观察,董明珠的话貌似极端,实则透射出一种现实的焦虑。

  格力电器集团多年位居中国发明专利授权量榜单前列(如2022年位列中国企业前三)。国际专利(PCT)申请活跃,目前正在加速技术全球化布局。

  根据格力电器公司的公司年报(2022年数据)及公开报道,格力每年将营收的约5%-6%投入研发,拥有近1.6万名研发人员。重点布局空调、新能源、芯片、智能家居等领域,专利技术覆盖全产业链。

  截至2022年底,格力电器累计申请专利超过1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超3万件,发明专利占比非常高,涉及核心技术领域(如压缩机技术、节能技术、智能家电等)。还有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涵盖产品结构优化和工业设计,支撑产品多样化。

  其实,相较于企业的硬件,企业的软实力才是企业的命脉。只要企业的软实力在,企业的生产设备即使全部丧失,企业也会保有东山再起的实力。

  然而企业的软实力其实是非常脆弱的!

  打个比方,中国人的家庭喜欢存钱,除居家场所外,家庭存款也许占据这个家庭财富的90%以上,家长如果不慎把存折密码透露了出去,也许会在一夜之间家庭的90%财富就会流失掉。

查看余下8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