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华:雀见砻糠空欢喜,前三十年黑徒劳无功
我在4月8日发了一篇《揭开孙正清源算糊涂账的秘密》的文章,文章发出后,引起了前三十年黑子们的一片质疑,他们惊喜万分,自以为终于抓住了我的小辫子。
原来我使用了一张元宝HunYuan回答我问话的图片出了问题。
我问元宝 Hunyuan:“按现今的物价水平,现今的一元钱,应该是1977年的一元钱的多少倍?”
元宝 Hunyuan回答道:“要计算现今的一元钱相当于1977年的一元钱的多少倍,我们需要考虑物价水平的变化。根据搜索结果,1977年的一万元相当于今天的1447万元。这意味着物价水平上涨了约1447倍。因此,现今的一元钱相当于1977年的一元钱的约1447倍。”
这个图片运用到我的文章上后,在前三十年黑子们中间引起了轩然大波,他们纷纷发文发帖对此激愤万分,质疑不已。
看到他们的这种歇斯底里状态后,我决定复核一下与元宝Hunyuan的对话。由于先前元宝 Hunyuan给出的答案单一,而且还没有特别说明这个图片数据是基于货币供应量计算的,所以我才将其采纳于我的文章中,而我的问话是没有任何毛病的。
这次我再一次向AI人工智能求证,并且把质疑的情况输入进去,元宝 Hunyuan表示,出于先前疏漏的考量,它重新审视了这个问题,为了谨慎起见,它给出了三个不同视角的答案。
其中这次新提供给我的第二个数据,是基于购买力计算出来的。购买力为经济学术语,顾名思义即是取得收入之后购买货品和服务的能力,所以采纳第二个数据应该是最靠谱的。然而由于给出的这个数据的区间幅度太大,无法精准定位取用,所以我又让元宝HunYuan结合国家统计局的CPI数据基准进行修正,然后又把修正后的结果发给DeepSeek人工智能系统进行重复验证,最终DeepSeek得出的结果与元宝HunYuan修正后得出来的结果高度一致。
因为AI人工智能给出的答案,其区间幅度依然较宽,为了公平起见,我将500元和1500元合一取中,即:合理区间的中间值。
基于购买力计算:1977年的30元相当于当今的(500+1500)÷2≈1000元
即:1977年的一元钱大概相当于当今的1000÷30≈33.3元
就是说,从1977年到现今,历经48年,当时的一元钱的购买力相较于现今的一元钱,购买力已经翻了33.3倍。
根据DeepSeek给出的答案,改革开放前农民人均年纯收入是133.6元。
相当于现今的:133.6元×33.3倍≈4448.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