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之:探春远嫁与壬辰倭乱
《癸酉本石头记》是否《红楼梦》结局的真底本,还需得研究,但其与通行本的合与不合,或可将其视为一种续书,那么然则从中对贾赦贾琏王熙凤到底是荣府的人还是宁府的人,就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着力点,通行本他们是荣府的人,但贾赦作为荣府长子的地位又是非常尴尬的,而癸本里则明确说他们是宁府的人,如第八十二回里,绣春囊事件后,王夫人疑到凤姐头上,凤姐“不免有了隐退之意,想返回宁府住着。便找了贾母道:‘近来身子有些小恙,想回东府调养,琏二爷又睹物思人,看着尤二姐的旧物伤心。我同他说了,咱们搬到东府里不过是替太太们分分心,如今家里没甚要事,我想同琏二爷还搬回宁府里住着。老祖宗意下如何?’贾母知他近来受了不少委屈,皆因邢夫人而起,笑道:‘也好,你就搬回去吧,过一阵子再搬回来。”这段话可知贾琏凤姐是宁府的人。如是续书,是不大会这样续的。由此可以判断癸本应是底本,不过是由后来的增删者把他们修改成荣府的人了。结合很多故事情节上的照应,以癸本为底本,那么《红楼梦》写的就是明末的历史,其中探春的和亲远嫁,在历史上有无其影呢?
再看第八十六回,“岂料近几年大旱不雨,蝗灾肆虐。因之东北距之海路三千里有一蛮夷岛国,人称玉户岛,某屡屡滋事侵犯海疆,意图不良。坎方有戎羌入侵,坤方有流寇作反。”
在九十八回,宝玉悲悼黛玉的诔文中,有“犬戎为患,自尧舜侵扰中原,汉唐诸朝兮,深受其害。胡虏成势,于秦楚觊觎长城,宋元各代兮,尽遭之袭。”之句。地理方位上,满洲入侵于东北,流寇作反于西南,当时明末正是天灾连连,时代上确切点明了是明朝末年,而明朝末年的万历年间,正是明军与日本大战于朝鲜。
《明史》记载(未注明的,均引自《明史》),明神宗万历年间,有三大征之役,先有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二月到九月的宁夏之役,李如松平定了蒙古人哱拜叛变,再有万历二十年到二十六年的两次朝鲜之役,三是万历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李化龙平定苗疆土司杨应龙的播州之役。这三大征,"宁夏用兵,费帑金二百余万。其冬,朝鲜用兵,首尾八年,费帑金七百余万。二十七年,播州用兵,又费帑金二三百万。三大征踵接,国用大匮。"尤以援朝抗倭战争对万历其后的明末影响为大。
丰臣秀吉结束日本战国乱世,再次统一了日本,分封大名,但日本国土有限,不能满足分封。从丰臣秀吉开始,日本开始了向外扩张,瞄向了朝鲜半岛和广阔的明朝领土。
万历二十年,丰臣秀吉出兵十五万侵朝鲜,朝鲜称之为壬辰倭乱。“五月,倭犯朝鲜,陷王京,朝鲜王李昖奔义州求救。”“秋七月……甲戌,副总兵祖承训帅师援朝鲜,与倭战于平壤,败绩。”“八月乙巳,兵部右侍郎宋应昌经略备倭军务。”李如松九月平定宁夏之乱,“冬十月壬寅,李如松提督蓟、辽、保定、山东军务,充防海御倭总兵官,救朝鲜。”万历二十一年正月,“李如松攻倭于平壤,克之。”“李如松进攻王京,遇倭于碧蹄馆,败绩。”碧蹄馆之役是援朝抗倭的转折点。李如松轻骑孤师深入,遭日军围堵,两军损失惨重,明日两军都有了和谈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