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西医和患者都反对过中医,后来发现自己错了!
国内疫情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是严防倒灌。而国外疫情势头仍如洪水猛兽,让人看不到希望。在我们国家疫情发展迅猛的一段日子里,我们有全国自上而下的重视动员积极战疫,有全国4万余名医护人员的持续驰援,有中华医药战胜瘟疫的宝贵经验等等,凡此种种,让疫区的人们让全国的人们看到了希望,走出了至暗时刻,并可以向全球输出中国经验。
回顾国内抗疫的过程,不难发现,我们也曾经历诸多困难时刻,经历诸多灰暗时刻,但这其中又不乏诸多感人瞬间,诸多深刻启发,如疫情下的中医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医西医之间的关系。
一、从绝望到希望
这个故事来源于同有三和的刘力红教授。刘老师的团队是作为民间的中医力量进入前线的,2月24日,他们进驻武汉市八院病区,收治了20多位病人。刘老师团队参与诊治之前,这些病人已经经过了10几天的治疗,主要是抗病毒药物。每天医护人员会给患者发药,但是患者的症状并未出现多少改善,病房中静悄悄的,弥散着焦虑的情绪。对于患者来说,已经习惯于静静地等待。
刘老师团队第一天查房诊治时,患者的态度是“不主动理睬”,护士们做完例行工作后,也即离开了。因为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带着3层手套,手机、纸笔等不能带出病房,这些都给中医的诊断及治疗带来一些阻碍。比如,针灸,用的是一次性的毫针,要把针取出来,带着手套也是不方便的,且还要十分注意不要划破防护手套。克服这些困难后,刘老师团队给患者施针,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有胸闷症状的患者反馈:“怎么会有这么神?!胸完全打开了,不闷了!”,还有恶寒的患者,针刺后溪后,就不感觉冷了,等等。刘老师团队将之前的思考:针药并用,落到了实处,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因为症状有了明显改善,病房中的氛围很快有了改变,第一天,是“不主动理睬”,静悄悄的,焦虑的;到了第二天,病房中有了声音,不再静悄悄,患者们会交流自己接受中医治疗后的变化;第三天,病房中有了欢声笑语;再后来,患者们会跟护士们说中医好,有疗效,开始盼着中医来;再后来,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也会在中医团队给患者施治时过来帮忙;再再后来,除了给病房中的患者针药并用施治,出了病房,医院的其他医护人员也等着刘老师他们给把脉开方扎针来调理预防……
刘老师还说了一个现象:到了最后,病人已经达到了出院的标准,但是有好些病人不愿意出院,他们说,好不容易碰到这样的治疗,想多治几天,甚至有病人哭着请求不要让他出院。
这样的转变,恰似从寒冷的冬天走到了春暖花开,而转变的关键是中医的诊治给病人带去了希望,让他们走出了至暗时刻。
二、从拒绝到深度信任
这个故事来源于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主任颜芳。2月10日,广东省中医院援助武汉汉口医院的中医小分队抵达后发现果然困难重重,他们接管医院的中药房完全停摆。好在出发之前,对此情况有所预估,广东省中医院领导决定将举全院之力予以支持。
在汉口医院,他们已经几乎看不到轻症患者了,最后确定的思路是,在传统经典药方基础上进行适当加减,此后再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方案。
然而,当前期准备一切就绪,中医队卯着劲儿想用中医帮到武汉老百姓时,却在诊疗时遭遇了尴尬的拒绝。病人一开始以为是西医查房,当听颜芳等介绍自己是广东过来的中医,要给大家开中药时,一位男患者当场就拒绝了,说:我们不吃中药。
但,到第三天,中药还是送到了病人手上。从2月13日开始,汉口医院的隔离病区已陆续有患者反馈疗效很好,并很快在病房间传播。病房中的口碑相传,让那些起初抵触拒绝中医药的患者也主动要求用中医治疗了。
当时间过去一个多月,在诊疗过程中,颜芳等中医与汉口医院的患者彼此建立了深厚的信任,每当他们拎着药袋查房时,病床上的患者都会亲切地说:“中医来了!”患者甚至要求多给几盒药备用,还有的患者想去“抢”他们手上拎着的药盒。
中医从被拒绝到获得深度信任,患者从宁愿无望地等待到期盼多备几盒中药,这样一个过程,就像是冰雪融化、守得云开。
三、从各自为政到统一战线
这个故事来自四川援鄂医疗队扈晓宇教授。1月25日,扈晓宇作为四川省第一批援助湖北的中医医疗队成员,进驻武汉协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收治病区为患者开展中医诊疗工作。
同样的,在武汉协和这个重症病区,中医药也经历了从最开始的被排斥到怀疑到信任到最后的认可这样一个过程。
在这里,除了医生和患者关系的磨合,还有医生和医生即中医和西医的磨合过程,显然,后者之间的磨合更为艰难。
这个队伍中,中医大概10名,西医80名,扈教授说这10个中医当中,面对新冠重症患者,能独立开方的基本只有3位,并且一开始,中医没有处方权。
早期的时候,队伍中的中医和西医是有隔阂的,很多时候大家相互看不上,也看不惯。最开始时,西医跟中医讲,跟患者讲,中药会吃坏肝的,于是患者就不吃了。
他们管理的病区有两层楼,有一层有中医,有一层是纯西医,有中医的那层楼患者的情况非常好,而纯西医那层楼的患者一个个都蔫蔫的,呼吸困难一天天加重。
10天过去之后,那些吃了中药的患者和不吃中药的患者有了明显的差别。
对患者的病理现象,西医大夫们也经历了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因为长期用抗病毒和抗生素药物,患者出现了腹泻。但因为存在同时用西药和中药,西医大夫们一开始便认为是中药导致了腹泻,还有出汗的现象,西医大夫们觉得是用了麻黄就出汗。但到后面,大家就会思考,到底是药物的问题还是疾病的问题。
在事实的教育下,西医大夫们变了,他们开始对患者说:你们可以试着吃吃这个中药。过了20天,中西医和谐了很多,西医每天把需要开中药的病人情况发群里,写得非常清楚明白,他们变得主动要求了:赶紧给患者开中药,赶紧开中药。这种和谐和解让救治过程变得顺畅而高效,带来了最终的胜利。
到最后定点医院要关闭时,这个病区一共收治了200来个患者,只有2例死亡,转院的有30来个人,其他所有人全部出院。截止3月11日,出院患者当中包括56个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全部转轻型,并且气管插管是0例,使用有创呼吸机0例,使用ECMO也是0例。对于重症病区来说,这是个非常惊人的成绩,优于同天开科的其他外省的援汉医疗队。当他们把这个成绩报到四川医疗队时,其他医生都不信,觉得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是因为多是轻症,这回团队中的西医也不干了,直接拿出数据,找他们理论,说是中医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个中西医混编的医疗队中,中医西医经历了一个艰难的磨合,但疗效是硬道理,治病救人是第一要务,在事实面前,西医同道们认可了中医,统一了战线,实现了1+1>2的疗效,扈教授说,这是中西医结合的一个伟大的试验。
四、结语
“办法总比困难多”这种不畏困难乐观积极的精神,笔者在广东省中医院援鄂的中医们身上频频看到。逆境之下,迎难而上,不忘初心,大医精诚,这是笔者在所有奋战在一线的中医人身上看到的希望曙光。
是我们传承几千年的中华医药经验给了中医人信心和力量,让他们带着这股力量给了患者生的希望,给了患者至暖真情,让西医同道认可,让所有人携手共度时艰,走出了至暗时刻。
这种宝贵的经验,也促使我们思考疫情过后,如何协调发展两个医疗体系,如何维护医患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