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发声:中医介入晚、参与度低,死亡率就高
《人民日报》2020年3月13日一篇题为《用疗效证明中医实力》的文章,是官媒众多力挺中医的文章中最重要、最耀眼的一篇。文章的每一论点都可谓掷地有声、铿锵有力。其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凡是中医药介入早、参与度高的地方,患者的病亡率都相对较低。”。这就意味着官媒承认明确承认:中医介入晚、参与度低,死亡率就高。是否重视中医药,已经是关乎生死的大问题,绝非一般问题。
文中写到:“在这次战疫中,中医药用疗效证明了实力。”为何这样说?我说说我的理解。
先看西医组的情况
来自网上的信息显示,一位重症医学的顶级高手,现在就在武汉抗击新冠,在去之前踌躇满志,现在非常沮丧。以前他认为十拿九稳的病人,13个全挂了。而且这十三个重病人中有好几个才二十几岁。基本上插管上机就等于宣布死刑了。病人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特别快,很快就在小气道和肺泡内形成透明膜,没有什么痰,病人立刻就进入顽固的低氧血症,插管无效,俯卧位通气无效,肺复张策略无效。原本是救人性命的顶级高手,现在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病人从自己眼前离世,这对于医者的打击非常大。
刘良教授接受中央台采访时,道出:钟南山院士2月24日早上打过电话,非常着急,说前线的医生就等尸体解剖报告,因为不知道这个(西医)治疗到底怎么办,(西医)治疗效果怎么评估。可见当时来讲西医的疗效没有办法保障,西医完全在盲人摸象。在刘良教授尸体解剖报告出来之后,让我们对疾病有了更多的认识,西医的治疗应该有了更多的方向,可是半个多月过去了,重转危的病人一旦插管上机,纯西医治疗几乎是来一个走一个,没有跳出这个恶性循环。
我们都知道广州呼研所钟南山团队也在武汉抗疫一线,可是很少看到媒体关于他们成功脱机案例的报道。为何?明代吴又可在《瘟疫论》中写道:“医者不知九传之法,不知邪之所在,如盲者之不任杖,聋者之听宫商,无音可求,无路可适,……或颠倒误用,或寻枝摘叶”,作为一个医生不知道疾病是如何传变的,不知道病毒攻击哪里,就好比盲人没有拐杖的依靠无法走路,耳聋的人听不到声音……即使治病也是错的,只能抓细枝末节,治不好也就不奇怪了。
再来看中医组数据
案例1
第二批国家北中医医疗队接管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重症六病区和八病区。经过46天的中医药治疗,现有病人全部由重症、危重症转为普通轻症。收治的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中医药治疗症状改善率为72.37%;治愈率为57.6%。
北中医医疗队负责的两个病区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重症病区,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党委书记叶永安的带领下,重症病人陆续出院,两个病区已经合成一个病区。治愈出院人数增加,所以在院人数减少合并病区。与西医组的治疗成绩相比,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两个世界。
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神话中医,只会遗害中医!
居然这么牛逼,为何讲介入?直接分纯中医,纯西医,病员平均分配 ,比较下,自然有结论。有人说,介入结合最好, 那么好到什么程度?说的清吗?文中还说,丝毫没有贬低西医的作用,但又接着一句,西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都有不足,但就是对中医的不足只字不提。。。嘿嘿嘿这不笑话吗
居然这么牛逼,为何讲介入?直接分纯中医,纯西医,病员平均分配 ,比较下,自然有结论。有人说,介入结合最好, 那么好到什么程度?说的清吗?文中还说,丝毫没有贬低西医的作用,但又接着一句,西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都有不足,但就是对中医的不足只字不提。。。嘿嘿嘿这不笑话吗
居然这么牛逼,为何讲介入?直接分纯中医,纯西医,病员平均分配 ,比较下,自然有结论。有人说,介入结合最好, 那么好到什么程度?说的清吗?文中还说,丝毫没有贬低西医的作用,但又接着一句,西医要看到自己的不足。。。都有不足,但就是对中医的不足只字不提。。。嘿嘿嘿这不笑话吗
一个天堂,一个地狱,神话中医,只会遗害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