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树松:一位“美国朋友”


  引子:美国新冠肺炎疫情近期加剧,一些名人自曝没有任何症状时也能接受检测,而普通人只能苦苦等待检测机会。当记者问有钱有势的人是否优先检测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记者会上当众回应,“也许这就是人生,有时候是会发生这样的事”。——摘自:红歌会《美国有钱有势的人能优先检测?特朗普默认:也许这就是人生》

  我曾有一位“美国朋友”。说美国,其实他是土生土长在大陆的中国人。我比他年长十岁左右,原来他叫我大哥。

  上世纪80年代以后,他赶着时潮的浪尖,干起了买卖。一开始还是挺厚道的,干了几年以后,便逐渐的圆滑起来,但对我仍旧尊称为大哥。

  再以后,他腰粗了,身体发福,肚子也腆了起来,在我这大哥面前,说话就有点狂气了。但我,并不怪罪他,只是有的时候我会推心置腹的告诉他,人狂了不好,眼里要有人,更要有比自己“穷”的人,不要什么都拿钱比。他知道,我这大哥不大懂钱的事,也不喜欢“买卖”式交往,一笑了之,也不怪我。

  寒来暑往,又过了几年,他有了当时比一般人雄厚的积累,说话间总有些“生不逢时”和“崇洋媚外”的话头。于是,我还是告诉他,无论穷富,还是自己的国土养人,这里有祖宗的血脉,还有你前辈的信仰。他不以为然,第一次对我说,大哥太守旧,跟不上形势的发展。我听后,淡淡一笑,也不怪他,只是常叮咛,以后不论混到哪里,也不要忘记自己吃了几碗干饭,更不要忘了自己是怎样在这个国家的呵护里成长的。但是,我感觉他已经不愿意听了。其实,是已经听不进去了。

  于是,他经常借口忙业务,慢慢地就有点疏远了。但还是过上一个段时间,不是打个电话,就是来家坐一会,寒暄寒暄。

  突然,一天他来了,满脸洋溢着喜悦。他兴奋地告诉我,在中国他已经呆不住了,他要到美国去发展了,那里自由,那里平等,那里文明,那里是现代社会的天堂,还有他的业务好友会帮助他。我很惊讶,但没有问他,因为有些事我不知道,是人家“隐私”不说的。日后,临行前还请我吃了一顿饭,并让我给他看一下,他在美国会发展的怎样。

  我向来直爽,又很了解他,便直言相告说:“这山望着那山高,到了那山没柴烧”,即便一时看好,决非长远之计。我还给他说,人在运头上,看着什么都是他自己的。但到了“打滑梯”,回头看看,那些不自在的事也都是在运头子上自己惹得。我看得出来,他那天有些不高兴,但强忍着笑,一再解释说,他是有钱的,带着钱去美国喜欢,去了干个老板,肯定能混得很好……我感觉到了,他根本不知道那里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人啊,一旦迷了心窍,谁也拽不回来。

查看余下51%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