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城老师离世,我们应该为他开个“欢送会”


  昨天临睡前,突然得知人民大学的周新城老师于20日晚7点27分,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不幸离世的噩耗,久久无法入睡。

  思绪万千,遂写下这篇题目扎眼,却没有丝毫对逝者不敬的文章。纪录片《走进毛泽东》里就提到,毛主席说过他离开后要开个“庆祝会”,庆祝辩证法的胜利。

  半个月前,周新城老师还在网络上发表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不容忘却 ——纪念建党100周年的感想》的文章,大约是预见自己“大限将至”,在文章开头的题记中,周新城老师写道:我一辈子从事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的宣传和教育工作,今年已年近9旬,身体每况愈下,估计于世不会太久了。适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个大喜日子,感触良多。总的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了辉煌成就,举世瞩目,令人鼓舞,但鉴于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状况,展望未来,又深感忧虑。在利用过去积累的资料的基础上写成此文。忠言逆耳,听起来总不如阿谀奉承、吹捧的话顺耳。但良药味苦利于病。为了人民的利益,听点不顺耳的话,也是应该的。古话云:鸟之将死,其鸣亦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写这篇东西,我是一片忠心和苦心,没有一点私心。希望能引起有关方面注意。

  这篇文章应该算是周新城老师的“绝笔”了。

  周新城老师的这篇“绝笔”,固然再次重申了阶级斗争、消灭私有制和反对帝国主义的问题,在今天的主流舆论场算是非常稀缺和宝贵的,但诸多话语表述仍然停留在主流许可的范围,与马列毛阶级斗争理论的本质相去甚远。

  故而,周老师的这篇“绝笔”也引起了一部分同志的不满与批评。笔者不知道周新城老师这篇“绝笔”中受到批评的内容,有多少是策略性话语,有多少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但笔者仍然在私下里劝这些同志:对于在主流舆论场与极右展开斗争的周新城老师,还是应当给予包容和支持;处在他这样的位置,说了不能说的话,很快就会失去话语权,也就没法战斗了。

  不过既然周新城老师已经不幸离世,有些话也就可以公开地说了。如果是策略性的话语,“不能说的话”不说就是了,大可不必为了文章的顺利发表去讲那些否定毛主席的话;如果是内心真实的想法,那么,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检验,作为一个资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这样的想法就属于糊涂认识了。周新城老师长期研究苏东问题,90年代以前在学术圈子里面已经非常有名了,按理说,对于阶级斗争和反修防修的问题更不应该有糊涂认识。

  周新城老师的“绝笔”谈到了对于意识形态领域否定阶级斗争理论、鼓吹私有化的错误思潮的担忧,但却不提及这些思潮产生的真正根源;这就对阶级斗争的问题构成了“抽象肯定、具体否定”。这样的理论研究,除了在舆论场发挥价值,展开对张五常、吴敬琏这样的反动理论权威的论战,于客观现实却并无太大指导意义,无非是掀起一场“茶杯里的风暴”。作为策略性斗争,固然无法“毕其功于一役”,但问题研究至少应该有更加具体的现实指向,要促进无产阶级的觉悟与斗争。例如,对于《劳动法》的捍卫,对于“福报论”的批判,对于资本贪婪搞996、1207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斗争,都是更具有现实价值的。

查看余下3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5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5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