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傅雷家书》看西方的百年文化战略
文化战略,许多人会觉得这个词很大。的确如此。更何况我给它加了一个定语:百年。西方的百年文化战略,究竟是什么呢?
以往我阐述过百年千年战略,从人口、政治、传媒、军事、经济五个角度来讲的。其实文化属于广义的传媒,或者说传媒属于广义的文化。把传媒往大理解,可以包括教育、历史、文化、新闻、影视、戏剧、艺术、娱乐、游戏、电商、社交、直播等等。
最近媒体报道,西方尤其是英国,有人歪曲鸦片战争历史。这并不奇怪。他们不歪曲,才是新闻。今天我要通过《傅雷家书》,来解剖一只麻雀,告诉大家西方的百年文化战略,究竟对我们起到了什么作用。
我记得90年代初,刚到西北上学,那时候由于生活节俭,每月大约花销八十多元生活费。所以,如果花十元钱买一本书,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记得有次去书店,看到一本装帧非常雅致的书,封面用的是很厚实的带纹理的显得非常高雅的纸张,该书摆放在非常显眼的位置,名字叫《傅雷家书》,于是就买下了。
其实回想起来,当时因为太喜欢那本书的样子了,所以买下了它。虽然在书店也翻过几页,但是那个时候,我对书店里的一切书,都是以无比崇敬的心情来看待的,觉得只要是书,都是知识,都是好东西。结果那本书放在床头,怎么也读不完。因为实在是太过琐碎了,都是亲人之间的家长里短、絮絮叨叨,实在提不起兴趣来读完它。
指定阅读书
如今二三十年过去了,我竟然想不起来那本所谓家书究竟写了些什么,脑海中没有留下哪怕一个字。自然那本书也没看完过,顶多看了一小半。如今这本书身价日高:
是指定学生要读的:
所以,我不得不以一种严肃的态度,来研究一下我没有受到任何启发的、没有在我脑海中留下哪怕一个字的这本书,及其作者了。于是,我从孩子手里,接过了这本战略书。之所以说它是一本战略书,是说能够进入学生指定阅读范围的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可以从战略上影响我们的事物。
我以往对傅雷有点了解,只是因为我曾经买过《傅雷家书》。如今,我花了几个小时,通读了这本书。当然,是以我的方式通读。只读可以作为资料以佐证历史的内容,忽略絮絮叨叨无关痛痒的绝大部分内容。而后,我再查阅网络公开资料,去了解傅雷,及其大儿子傅聪,小儿子傅敏。
我了解到以下事实:
1.傅雷生于1908年,写《傅雷家书》内容的时候,给我一个年龄,也是46岁,当时是1954年。该书开篇,第一段内容,是1954年1月18日,只有一段话。虽然是傅雷写给儿子傅聪的信,但却更像是傅雷自己的私人日记,记录了他的情感:
为起点,历尽艰辛,虽九死而不悔,最终感天动,实现天下大同,成为世界的中心
为起点,历尽艰辛,虽九死而不悔,最终感天动,实现天下大同,成为世界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