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武:地主后代都在控诉土改血泪,贫下中农后代去哪里了?


1.jpg

  先说个感想。

  简单看了看前面的回答,基本上都是地富反坏右黑五类后代。证明我之前的一个判断是对的: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成为新时期精英群体的,基本上还是49年之前的地富反坏右,也就是精英阶层的的后代。当然,也要加上革命过程中涌现出来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精英。虽然他们在革命前可能也在社会下层,但革命的过程给了他们实现向上的阶层流动的机会。

  虽然土改打破了他们的经济制度支柱,但长期的文化积累已经变成了社会资本,短期内是无法打破的,需要经过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才能彻底打破。这也是文革之所以为文革的原因。可惜这个过程没有完成就半途而废了。

  这里说地富反坏右没有恶意,也不是贬义,只是用一个习惯性的概括说法,实际上也就是49年之前的精英阶层。

  新中国对这个群体的警惕和各种限制,其实恰恰表明这个群体是能够威胁到新中国的根本宗旨和发展方向的。反过来,也正是通过对这个旧社会的精英阶层的警惕和限制,表明这个新生的国家站在旧社会被压迫、被剥削和被统治的广大人民一边,是为他们而存在的。

  再回到原问题,对土改如何评价?

  土改在今天的含义是很明确的,也就是剥夺地主的土地,平均分配土地。土改的必要性前面很多人已经谈过了,这里不再多谈。只提一个简单的事实,这是孙中山早就提出的主张,平均地权,地利共享。用我朝建国后的说法,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也就是资产阶级革命就应该完成的历史任务。只是因为我国的资产阶级不够强大,没有能力领导革命,所以只能让无产阶级革命来完成这个过程。

  关于土改的意义,前面也已经有很多人提到了很多方面,但政治上的意义,尤其是对整个农村基层社会组织体系的重构,以前的研究是不够重视的,我在这里简单谈谈。

  所谓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权,并不只是经济上的,同时也包括一整套政治、社会和文化上的权力关系,将整个社会的人分成两个阶层,一边是压迫、剥削和统治者,另一边是被压迫、被剥削和被统治。统治者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文化上,都是完全居于支配和统治地位的,而被统治者则完全是被支配和被统治的。

  为什么传统上经常说,皇权不下县?其实不是皇权不想下到县以下的基层,而是做不到。所以,在皇权时代,地主阶级就代替皇权维持封建国家统治体系。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地主不仅收租,向国家纳税,实际上很多时候也是由一部分地主承担着向自耕农收税的职责。这也就是地主阶级的政治特权,也可以说明为什么传统的封建社会的国家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查看余下62%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0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