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知叛变】南方系的李铁为什么急着交投名状?

2021-02-07 14614 4
作者: 红色小兵1226 来源: 红色小兵

  近日,前《南方周末》首席评论员李铁在微博发布了自己告别“恨国公知”的自白,被人戏称为“叛变”的公知,这事在网络上掀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浪。在“战狼”出击的浪潮中,公知势力早已节节败退,甚至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比如去年疫情期间“给美国递刀子”的方方女士。李铁的自白书一出,更是“亲者痛仇者快”,在负隅顽抗的公知伤口上撒了一把盐。曾经在网络空间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公知大V怎么“堕落”到如此地步,即便是无可奈何花落去,那不也得学学梁漱溟,起码还能落个“硬骨头”的美名。

  去年疫情导致美欧民主神话破产,公知多年鼓吹的谎言破灭,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公知最终还是败给了辩证法,他们也逃不出任何事物都有的产生、发展再到灭亡的规律,曾经甚嚣尘上的公知走到头了。然而,公知是如何一步一步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的呢,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过程。

  在当下,公知基本上是“恨国党”的代名词,逢中必反,跪欧舔美。比如李铁的自白中写道,“我们都是英美道路的信徒。在我们的世界观里,我们有了一个简单的二分法: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道路,符合英美自由民主的,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因为英美发展的好,我们落后,因此他们就是先进的,是对的”,“把英美模式意识形态化,才是真正的灾难”。这一套理论一般群众都难以接受,更不要说打了鸡血的“小粉红”,更欲将其置之于死地。

  但是早期公知们为何能够在中国的舆论场占据一席之地甚至主导舆论,但后来却成为过街老鼠呢?

  其一,社会环境的变化。

  舆论场社会环境的风向标,社会环境的发展决定着舆论的变化。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考察这些变革时,必须时刻把下面两者区别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可以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们借以意识到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公知和反公知的的争论,主要就是意识形态的争论,本质是在争论中国要走什么样的道路。

  正如李铁所说,90年代的中国,有很多荒谬和不如意之处,而欧美发展的好,因此欧美模式就是中国的救命稻草,简而言之,资本主义就是好。由此导致“那个时期的大学生,和文科教授们一样,普遍都是恨国党。越好的大学越是如此”。

  但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强国,要在世界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尤其是在控制疫情方面表现抢眼。这导致公知们的戏再也唱不下去了,2020年的新冠疫情,是公知们的“滑铁卢”。

查看余下6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