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些人有什么资格嘲讽义和团?
洋品牌借BCI恶意抹黑、抵制新疆棉花,遭到民意的强烈反弹,反而受到抵制。
这本来就是很好的事:
从产业的角度,洋品牌的受挫乃至部分退出为中国纺织行业的升级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机会;
从自证清白或打狗的角度,只有这次反击小六子究竟吃了几碗粉成功,下次美西方诬陷小六子吃了几碗面才会掂量一下成本收益比,才不敢那么嚣张。
BCI碰瓷新疆棉花一事,目前依然限定在经济和舆论领域,本来就是由民间引发,代表的是最广大人群的意志,是一种明确的是非观,是一种朴素的情感。
这也表现在商业行为上,据新疆尉犁县副县长何淼的微博(有该县多家农户和商户的链接),最近该县的棉制品都卖爆了,甚至也顺势带动了其它农产品。
另一方面,购买新疆棉制品的与购买耐克阿迪的,重合率并不高,体育类的大品牌耐克、阿迪依然坚挺。
耐克在某东还发布了一条广告,中文为“凭本事放狠话”,英文直译实际为“让垃圾们穷嚷嚷”。
耐克的底气一半来自于其大客户及形象代言方,体育界的暧昧——截至目前,仅有足协在内部会议隔空谴责了一下耐克(有较长时间的合同);另一半底气来自于某些精英人士自觉的行动。
每当这个时候,总会有人跳出来说,看吧,义和团又来了,这帮二货。
且不说格隆将前几年粉丝到阿迪店里表达不满的图片、及美国BLM的图片移花接木地放在这次事件中;
也不说这一次抵制洋品牌中,许多博主都在呼吁将目标对准品牌方,而不是一线的员工、购买者、穿着者,目前并无打砸抢那样极端、暴力的事件爆出;
更不说,某些人/媒体巴不得出事,好来个大新闻,同时也坐实“义和团”的帽子(不排除某些人自编自导,或随意挪用,3月16日烧耐克鞋的视频到处都是,原博主出来澄清也未见改正/道歉)。
就单说说“义和团”。
近几十年来,“义和团”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人头上魔咒——但凡群体性的表达爱国的立场,马上帽子就扣了下来——简直就是义和团再世。反正洋大人说不得、碰不得,而对立面都是愚昧无知、盲目排外的义和团!
果真如此吗?
简单来说,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4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的一次总爆发。
晚清治下的群众,饱受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当时的教会就是清廷的“二政府”,有些时候还能直接指挥清廷;他们不但拥有治外法权,实际上是借大小教案行侵略之实,在这之下,欺男霸女、无恶不作、横行无忌。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当时的底层民众用自己切身的体会,将矛头直接对准了帝国主义。
“然而义和团的人格,与庚子辛丑以后,一班媚外的巧宦,和卖国的奸贼比较起来,真是天渊之隔。可怪他们还笑义和团野蛮。哼!义和团若是野蛮,他们连猴子也赶不上”。
的确,连猴子都赶不上。
------------ 这些坏人是阶级立场使然,可以说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这些坏人居然能在号称社会主义的国度里赤裸裸的、肆无忌惮的胡说八道,为何毛泽东时代这帮坏蛋就不敢使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