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鹏:毛教员的“大组织术”
最近有部电视剧,叫做《中流击水》。
相比意气风发的《觉醒年代》,《中流击水》更反映了当时我党成立初期的斗争环境和斗争方式,《觉醒年代》是新文化英雄传奇,中流击水就是纵横捭阖的“斗争史”了。
这部剧很少见地把大革命期间的许多历史脉络理清楚了,比如国共两党为什么合作?在此期间,孙中山、陈独秀、廖仲恺、毛泽东、邓演达、蒋介石等历史人物都做了些什么,非常推荐大家去看一看。对了,《中流击水》中的“毛先生”,和《古田军号》中的毛委员,都是王仁君饰演。
如果说《觉醒年代》中的主角,是大学者、思想界明星、革命先驱者陈独秀先生,那么《中流击水》的主角,就是年轻的、朝气蓬勃的、眼光独到的毛先生了。
今天我们就着电视剧,来谈谈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个事实:作为一个现代政党的国民党,其实是中国共产党帮助成立的。没有中国共产党,其实就没有历史上的那个国民党。
虽然同盟会成立很早,虽然在1912年,就有了“国民党”这个名称,但实际上依然是个旧式的帮会联盟,鱼龙混杂,没有党章,也没有纪律,入党的仪式甚至还是斩鸡头、喝血酒、按手印,宣誓向孙总理一人效忠,没有建立真正的基层党组织,国民党党员大多数还是一些旧时代的精英文人、官僚士绅。说白了,这就不是一个真正现代化意义上的政党。
你要知道,中国共产党都开“三大”了,国民党“一大”都没有开过。
不要小看“开会”,对于现代政党来说,开会就是组织度、开会就是凝聚力、开会就是执行力,一场有目的、有章程、有讨论、有投票、有共识、有决议、有执行力的大会都开不了,这就不叫个“政党”。
所以,孙文先生领导的反清斗争、护法运动、二次革命.....一次次失败了,而他所依仗的各路军阀、各种会党,在关键时刻,不是背叛,就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孙先生被陈炯明背叛的时候,气的老泪纵横:“陈炯明发誓效忠我的呀,他打过指模,按过手印的呀.....”
问题就在于这里,同盟会、“国民党”的这些“老同志”、“老党员”,他们效忠的是政党?还是个人?他们追求的是政治理想?还是个人权力?孙先生在此之前并没有搞明白,所以他的革命,是没有基本盘的,所以屡战屡败。
并且,虽然孙先生提倡“民主”、“共和”,但在那个时代老百姓眼里,他天天“护法”、“护国”、“二次革命”,用南方军阀的武力和北洋军阀争锋,这和张作霖、吴佩孚看起来并没有区别,国民党在老百姓看来,也是“军阀的党”。所以,他们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群众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