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算尽,王旭明们又打起了统编教材解释权的主意


  昨天下午,前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发了一条微博,他在文中提到退休的自己每天依然在高强度的工作,干什么呢?“就干一件事,如何将求真务实的语文理念落实在统编语文教材的教学中。”

  在文中,王旭明还借两位语文老师之口,说要“将语文教学中的‘假大空’扳回来”。

  王旭明的此番说法引来一片哗然。

  任谁都想不到,这样一个人,竟然还在从事语文统编教材的工作。

  说到王旭明,那可是大名鼎鼎。

  他曾经主持的统编教材,以大胆、求新著称。

  比如,将流行歌曲《天路》、和周杰伦的《蜗牛》编入教材,理由是“具有现代气息和时代特点”,甚至还为此诅咒反对的专家早死。

  抛开这对他人的恶毒诅咒,及作为周杰伦粉丝、以权谋私给自家爱豆打call不谈,类似的“文章”有那么一两篇出现在教材中,也的确不算个啥大事。

  可是,这种改变,几乎是彻底的大换血,文章的替代大约占40%。

  比如,将《洲际导弹自述》被改为《网络表情符号》,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中小学的生活;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替换为《智取生辰纲》,因为要“和谐”。

  再如,将控诉日军残暴行径的《南京大屠杀》替换成了《死里逃生》,全局性的控诉变成了个人对日寇的反抗——要知道,这不是互为补充,而是替代。后来,在各界的强烈反对之下,才保留两文,并把《死里逃生》当成了附文。

  此外,还有一些文章是利用编造的段子托名到外国名人之下,大肆吹捧美国和西方,比如华盛顿砍樱桃树这样的读者体文章,而不是西方的名著。

  还有,将魏巍讴歌伟大的志愿军战士的经典名篇《谁是最可爱的人》删除,理由很冠冕堂皇。

  其编写语文的思路,大体上是要将那些宏大的、斗争的、揭露黑暗的、讴歌社会主义的,赞颂革命英雄主义的,事关中华民族认同的,统统替换为事关个人感受和品德培养的文本。

  而前者,正是王旭明昨天文中“假大空”三字所指向的内容。

  要知道,语文,不简单是一个工具,它关乎一个人的品质和精神内涵的养成,它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传承,它关乎一个社会的价值导向。

  此等行径,简直是“挖根”之举。

  当然了,后来风向有所变化,王旭明对这些都不认了。

  可是在《南周》那篇访谈中,他那是自己“思来想去”做的决定,并且在同一篇访谈中,他还提到,希望能有更大的权力,才能不受制约地将自己想干的事给推行下去。

  在2015年的一篇文章中,王旭明自述,两年的修订教材之路,真是从未经历过的磨炼。

  从他的自述中,可以看出,这是他主持修订的,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跑了。

查看余下4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