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人写的“赤色梁山泊”
有人说他是新闻记者,有人说他是“中国通”,有人说他是汉学家,有人说他是间谍。
他叫波多野乾一。
这个日本人很不简单,抗日战争的时候,他居然写了一本叫《延安水浒传》的书,将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的主要领导人物逐一与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逐一对号入座,虽不免生拉硬扯,但其中也不能说毫无道理。
从这本“奇书”里不难看出,这个波多野乾一对中国文化是熟知的,对中国社会是熟知的,他被后来的人称为“中国通”、“汉学家”,并非徒有虚名。
《延安水浒传》在当时很有可能比较畅销,影响颇大。它发于日本《大陆》杂志,1940年由上海的《时代晚报》社编译发行,由汪伪政权治下的中央书报发行所经售。据说,这本书在日军内部广泛使用,是作为了解中国共产党抵抗力量的重要参考资料,日军高级将领进入中国战场前,是必读的读物之一。
波多野乾一是怎样描写的“赤色梁山泊”呢?
他先从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即“苏维埃时代”写起,继而到长征,到陕北,他用的标题是“红军西.窜和赤色梁山泊”,他持有的什么立场,从标题中已经显露无遗了。他这样写道:
“从最初成立起善于独特的‘游击战术’的红军,很巧妙的避着讨伐军的锐锋,时离时合,如流寇如星云,描着几条‘游击线’直向着西北。笔者当时在地图上划着红军的行动,现在这张地图还残留着,那迂回曲折如长蛇的‘游击线’,实在可怕。”
“中共方面称西.窜为‘长征’,他们称有二万五千华里,恐并不怎样夸张着,一九三五年六月,红军第一军团到达甘肃预旺堡的记录,已有一万八千八十八里,约合六千哩,超出一九三三年贺龙徐向前两军一千六百哩和一千四百哩的记录,一九三五年和一九三六年的红军主力,更打破上面的记录,有一个月六百哩,一日二十哩的速力,逃避之快,于此可见。
他们依靠二年左右的‘游击’,于是到了陕西省的北部成了新的根据地,以该省延安为中心,共计二十三县,即所谓‘陕甘宁边区’的便是。中日事变,开始结成第二次的国共合作,中共代表(大约是周恩来)和蒋介石的谈判,于九月六日(一九三七年),这边区已由蒋介石承认了。”
“拥着二百五十万人口的广大地域上,便这样的组成了赤色梁山泊。那里是赤色的秘境,蒋介石不能染指的赤化中国人和苏联人的舞台,那里有水浒传朱贵的酒店一样的‘招待所’,同攻击大名府一样的第八路军和新四军,在南北战线上驰驱着。虽然在中国,而并不像中国了,领导这种异样秘密国的是甚么样的人物,因为可称梁山泊,所以用水浒笔法描写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