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博:批判和清除西方文化霸权影响是关乎国运的伟大斗争

2021-11-23 2949 4
作者: 秦博 来源: 昆仑策研究院

1.webp (12).jpg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催生着各种新风险、新挑战、新矛盾、新困难,彼此关联、互相交织,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必须在各种困境中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伟大斗争中实现伟大复兴。百年变局中,不断崛起的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和平叙事与不断扩张的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价值图景,将会不可避免地发生更频繁、更激烈的碰撞与交锋,这是一场关乎“国运”和“国脉”的重要战略角力,要求我们“丢掉幻想、准备斗争”。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文化霸权企图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渗透和控制别国,是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文化霸权的实质是文化帝国主义,其根本性手段是以在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乃至方法论中进行深远布局,用西方的预设理论框架和方法论范式,将非西方民族的历史发展与命运走向的宏大叙事进行结构瓦解和知识粉碎,破坏非西方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共同体和文明运行道路,诋毁历史和文化事实的本质,改造其他民族形塑其整体性认同的理论基础。同时,以西方的思想逻辑进一步扭曲非西方民族的价值叙事与文化建构,根据需要拼凑、重构非西方民族和国家的文明框架,为其霸权服务。这样一来,其他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完整性就会遭到切割、政治合法性就会被迫陷落、发展的正义性就会不复存在、传统的有效性就会被阉割丢弃,进而西方的理论观和方法论就可以强行阐释一切非西方元素,最终帮助西方文明成为世界秩序的标准范式,世界文化的和谐共存不复存在。一直以来,西方某大国都妄图用这样的策略对中国乃至东方国家的历史和当下进行切割、碎化和颠覆。在一些东方国家,它们的策略已经收获了丰厚的回报。

  文化领域关系到民族深层心理建构,更与意识形态紧密互动,应该得到与经济建设、国防等领域同等的重视。因此,我国的文化领域在将来,绝不能全面地向西方开放,对西方资本推出的明星和艺人要保持足够的警惕。一直以来,非西方国家包括我国诞生了很多所谓“国际导演”,实际上是向西方缴纳文化投名状的辱华电影专业户,不少娱乐圈人士从中牟利,甚至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西方通过设置各种所谓的文化、艺术领域的奖项,然后诱导或指引非西方国家的导演和艺术工作按照西方脚本进行拍摄,满足西方世界“东方主义”教条下对于东方、对于中国的扭曲想象和变态审美。在西方不少学者、政治家甚至普通人看来,直至今日,他们也仍旧比非西方人民更了解非西方人和非西方文化。这种发自心底的傲慢和偏执来源于“东方主义”思维在西方世界中的泛滥,彰显着西方尤其是美国对于“文化普世”的野心,其核心观点认为西方文明的所有方面以及西方人种都极大地优于非西方。其演进之后的逻辑就是对于非西方国家的践踏被视为“征服”甚至“拯救”,对非西方人民的奴役被视为“改造”,对非西方文化的破坏和消灭被视为“优化”,对非西方资源的掠夺更是被认为理所当然。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Cha-teaubriand)曾在十九世纪说过更直白的话:“对自由,他们(东方人)一无所知,而道德规范他们没有一丝一毫。武力是他们的上帝。倘若一段时间见不到替天行道的征服者,他们就如同丢了长官的士兵,失去立法者的公民,没了爹的孩子。”

查看余下66%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4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4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