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南倒扒捶“杨柳”
今天的标题不是随便的取的,明白人一看就知道。
司马南连发6期视频,深挖了柳传志、杨元庆的联想发家史。我也特意去看了司马南的6期视频,内容上跟明德先生最初对联想的爆料,大同小异。
来源:司马南频道B站
大概是明德先生的影响力远远没有司马南高。所以,同样的内容,司马南再讲一次,引发的舆论风波就比明德先生更为浪潮汹涌。
在司马南的视频中,他提到,明德先生就是中科院里的人。而联想呢?正是从中科院里孵化出来的国有企业。
但在柳传志、杨元庆等人的资本大腾挪之下,联想变成了一个高管层控制的股份有限公司。
这个过程是怎么做到的呢?必须告诉大家:所有的公开资料都显示,柳传志、杨元庆等联想高管团队是合法的。一切都是从国有企业改制开始的。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许多国企都存在一个“吃大锅饭”的问题。做多做少,都一样,不按贡献来分配,这让国企员工干活没有积极性。
联想集团最开始,是中科院100%控股,也存在着“吃大锅饭”的问题。
为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1993年,联想集团也启动了改制,授予柳传志、杨元庆以及其他联想员工35%分红权,中科院占20%,中科院计算所占45%。
在这里,柳传志、杨元庆等人合法拿到35%联想集团的利润分红权。这是柳传志、杨元庆等人合法蚕食联想集团资产的第一步。
第二步,在1997年,柳传志将北京联想的0资产打包进入香港联想上市公司,顺势推动联想集团的股份制改革。
这场联想集团的股份制改革,就是由柳传志本人所主导。原来联想员工所持有的分红权,在这次股份制改革中,变成了股权。
员工持股委员会就获得了35%的股权,其中,联想的高管团队占据大头。
这时候,联想还掌握在中科院手里。但柳传志、杨元庆在这里,已经从国企员工变成了国企股东。
第三步,2009年,联想集团引入泛海集团。代表中科院的国科控股将29%的股权,以27.55亿的低价出售给泛海集团。
为什么国科控股会同意将29%的股份低价出售给泛海集团呢?
这就涉及到另外一位计算所领导了,他叫曾茂朝。可是,曾茂朝为什么要同意这笔并不划算的买卖?只能说,这些人的套路实在是太深了。
2012年,泛海集团出售8.9%的股权给北京联恒永信持股平台。在联恒永信的股东名单里,出现了曾茂朝,还有杨元庆。
通过这么一笔你来我往的交易,曾茂朝、杨元庆等人对联想集团实现了曲线入股,也成为了联想集团的股东。
曾茂朝、杨元庆等人也是通过这种的手法,入股联想集团的。柳教父确实无愧于“教父”之名,这套曲线入股,空手套白狼的手法,教会了不少的徒子徒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