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人越侮辱他,我们就越怀念他——纪念毛岸英同志为国牺牲71周年
71年前的今天,1950年11月25日,美空军轰炸机突然飞临志愿军司令部上空,投下了几十枚凝固汽油弹。在作战室紧张工作的毛岸英同志壮烈牺牲。
毛主席得知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强忍丧子之痛,缓缓地说:“打仗总是要死人的……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1951年3月,毛主席与周世钊谈话中说:“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
后来,刘思齐、邵华再次提出“迎岸英回家”的请求,毛主席沉默良久,引用东汉初期著名老将军马援的话说:“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毛主席的意思很清楚,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了朝鲜,毛岸英也应该埋在朝鲜。
呜呼哀哉!
毛岸英是毛主席为了中国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的第六位亲人。
毛主席一家,满门忠烈啊!
电视剧《毛岸英》的歌曲《日月同光》
毛岸英,出生在风起云涌的革命时代,1922年10月24日,对长沙清水塘的毛主席是幸福的一天!
8岁时,由于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毛岸英也被关进牢房。他在母亲被害、父亲被围剿的年代流落上海街头:捡破烂,卖报纸,推人力车……
1936年,毛岸英和弟弟毛岸青被安排到苏联学习,并参加了卫国战争,还获得了荣誉!
1946年,毛岸英回到延安。他并没有一直留在毛主席身边,而是遵照毛主席对他的“补上劳动大学这一课”的要求,和中国的老农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毛岸英是毛主席培养的第一位知青;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考试是:长满茧子的双手!
新中国成立前,年轻的毛岸英曾随着土改工作团来山东阳信进行土改的收尾工作,被分配到距县城东南15里的张家集村蹲点。当地生活和工作条件的艰苦,并没有丝毫影响毛岸英为人民服务:帮助村民解决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难题,帮房东老娘挑水、喂猪、纺线……
在档案馆保存的一份毛岸英填的干部履历表中,我们看到了“一般革命家庭的关系”。毛岸英就是这么低调,他听从了父亲的教导(“不要说你是毛泽东的子女”,“不要把我挂在你们的嘴边上去唬人”),要和人民结合在一起,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升官发财,而是去为人民服务。
新中国成立后,毛岸英曾给亲戚向三立写了一封信,针对表舅“希望在长沙有厅长方面位置”一事,他说:新中国之所以不同于旧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同于国民党,毛泽东之所以不同于蒋介石,正在于:皇亲贵戚仗势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返了。他还说:共产党有的是另一种“人情”,那便是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