撑不住了!韩叫停“与新冠共存”模式
据韩联社12月15日报道,鉴于15日通报的14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逼近8000例,危重病例接近1000例,韩国政府已决定叫停“与新冠共存”模式,重新采取高强度的保持社交距离措施。
韩国是从11月1日开始实施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的,其实那个时候韩国的新冠日新增(9月、10月)都还在1000例以上,但他们的新冠疫苗预防接种推进团发布过一些统计消息,显示出疫苗接种后重症率下降了,且在10月23日,韩国新冠疫苗接种完成率超过了70%,达到了当初政府设定的群体免疫目标,因此他们“放心大胆”地在11月1日开启了“与新冠共存”的模式。
进入“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后,韩国做了一个分阶段恢复日常的风险度评估,11月第一周时(10月31日至11月6日),评估的全国风险是非常低,首都圈是中等,非首都圈是非常低。从第二周全国风险有上升,从非常低变成了低,到了第三周(11月14日至11月20日),全国风险变成了高,而首都圈变成了非常高。
现实的打击来得实在是太快了。
11月24日左右,韩媒曝出:韩国首尔部分医院重症病房和普通隔离病床爆满,接种疫苗后仍被突破性感染的患者数激增!
接种疫苗后仍突破性感染,并且突破性肺炎患者(即接种疫苗后仍发展成重症的患者)也大幅增加。但此时距离他们完成疫苗接种仅仅过去了不足3-5个月。
而截止到11月23日,根据牛津大学“我们世界的数据”(Our World In Data)显示,韩国已有82.49%的居民至少接种了一针疫苗,79.2%的居民完成了疫苗全程接种,另有超过3.5%的居民打了额外的加强针。
群体免疫又一次在韩国“破产”了。
那个时候韩国的日新增超过4000例,当我们都以为韩国会很快收紧防控措施,结束“与新冠共存”模式的时候,韩国却迟迟没有动作,“咬着牙”撑着。
直到12月16日,韩国撑不住了。这个时候,韩国已有81.5%已完成全程接种。
从日新增曲线图可以看到,韩国自进入“与新冠共存”模式后,日新增整体呈上升趋势,重症患者和死亡人数均大幅增加。
12月15日通报的14日单日新增更是逼近8000例,而危重病例接近1000例。不止如此,随着奥密克戎变异株扩散加剧,韩国医疗资源已经紧张到“一床难求”。据MBC电视台报道,由于病床紧缺,截至12月15日,韩国共有2.6万名新冠患者被迫居家治疗。
韩国各地开设了专门针对居家患者的“应急医疗中心”,有医生24小时待命、为出现紧急情况的患者提供救治,但因为医疗资源严重紧缺,导致每个“应急中心”平均单日接诊量仅为十多人,真是杯水车薪。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首尔医疗院应急医疗中心主任表示,不少患者会在居家治疗期间发生出血、呼吸紊乱、胸闷胸痛等症状,但应急中心的接诊能力却十分有限。
也就是说,这数万被迫居家治疗的韩国新冠患者,有不少会转为重症,而即便转为重症,也难以及时获得救治。
与此同时,韩媒报道,韩国各大筛查点也是人山人海,做一次核酸检测通常要排队几个小时,民众和医生都已疲惫不堪。
韩国陷入如今这样的境地,和很多欧洲国家相似,过于依赖疫苗接种,妄想“与新冠共存”。从11月24日左右出现医疗资源紧张,还不及时叫停“与新冠共存”模式,硬撑20来天,使得情况进一步恶化,才不得不叫停,从严管控。
这些更严格的社交距离规定即:从12月18日至明年1月2日,聚会人数限制将恢复为不超过4人,且要求完成全程接种;另还规定餐馆、咖啡馆和酒吧在晚上9点前关门,电影院和网吧在晚上10点前关门;未接种疫苗者只能独自外出就餐,或要求外带、送餐等。
这真是一个大大的教训。
至此,全球高调宣称“与新冠共存”的国家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奥密克戎已经传播至全球77个国家和地区,并且具备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其毒性是否降低现在还没有定论。此外,奥密克戎在南非、美国、英国等国家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病例,对这些国家的卫生医疗系统也是不小的压力,如果不加以防控,后果不好想象。
韩国已经出现超百例的奥密克戎病例,后续一段时间的情况仍不乐观。
目前不明朗的情况下,暂时应该不会有敢“与新冠共存”的国家了吧。
都是前车之鉴。
【文/壬岷,本文原载于公众号“人民健康论坛”,授权红歌会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