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把技术送到中国来?我第一个不信
今年10月底,特斯拉中国的两大“心脏”项目——上海研发创新中心和上海超级工厂数据中心正式落成。
两大“心脏”项目落成之日,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马斯克个人财富也随之“水涨船高”,一跃成为世界首富。
回望2018年,一度濒临破产的特斯拉还在为Model 3的产能不足而苦恼;孰料到2019年,比研发中心早两年落成的上海超级工厂,已一跃成为马斯克“全球首富”梦开始的地方。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运营不到两年,产量已在今年第三季度超过了美国弗里蒙特超级工厂。
看到上海超级工厂的潜力,马斯克狂喜,在今年股东大会上点名表扬:“上海超级工厂有着惊人的车辆质量和运营效率,太棒了!”
除了上海超级工厂,刚刚建成的上海研发中心也被马斯克“寄予厚望”。
作为特斯拉首个设立在海外、以整车开发为基础的研发中心,马斯克计划上海研发中心未来将围绕整车、充电设备和能源产品等进行更多原创开发工作,发展成为与美国研发中心同等规模的综合型研发中心。
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
特斯拉方面更是不断释放信息,称要助攻中国团队自主研发,要在中国组建完整产业链,特斯拉在中国要实现100% made in China。
听闻此讯,有人认为这是特斯拉对中国的“偏爱”,强调特斯拉这是“授华以渔”,不再是简单地汉化生产,而是要真正地搞研发,传授技术。
也有人对此存疑,在知乎上提问“特斯拉有没有把技术带到中国”,但下面也有不少人的回答是肯定的。
“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其实在中国成立研发中心的外国企业,特斯拉远远不是第一家,而对于之前一些这样的“研发中心”,乌鸦心血来潮,真的去做了一番调查,也许可以算是有点“发言权”了。
1
从上世纪90年代惠普在中国建立第一家研发中心至今,外国企业在华的研发机构至今已经开了上千家(2018年商务部统计约1700家)。
但特斯拉研发中心进驻中国的当下,已然不是外资在华建立研发中心最热门和辉煌的时代了,反而赶上了外资在华研发机构的一波集体“大撤退”。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7至今,就有通用电气、甲骨文、葛兰素史克、礼来、罗氏、诺华、辉瑞、阿斯利康、IBM、CA Technologies等数十家跨国巨头先后关闭中国研发中心,或裁撤在华研发业务。
另外还有一些大型外企虽然没有公开宣布关闭中国研发中心,实际却在“默默”收缩在华研发业务。思科、诺基亚、爱立信等也被曝出有裁撤在华研发业务的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