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铭:也说“出处”
有朋友在我的公众号后台留言:“所谓“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这里的“民”,和今天“民营企业”的“民”一样,是指权臣、豪强、财阀、地方实力派,是私有资本,是帝国主义豢养的买办资本家,并非指普通工人、农民、小生产者和小商人 请问这个解读出处是在哪里?”
这位朋友问我“出处”。
凡立论必讲出处,这是孔子儒家的经院式学问的典型做法。
记得来自我们宝岛台湾的大儒南怀瑾就极其强调“出处”。但凡立论,其关键论点必出于四书五经,否则,就是大逆不道、欺师灭祖。
共产党人的做法,与此截然不同。
毛主席指出,“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主席的这个论断,明确告诉我们,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实践中来,如果非要说其“出处”,那“出处”只能是人们的三大实践。
我们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儒家思想中,是有好东西的。但是,这个好东西,要在深入群众、深入实践的斗争中过程中去粗求精、去伪存真,而决不可以将古代传统文化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全盘接受、不加批判!那种凡立论就必须从什么书本上找个出处的做法,不是马列主义的做法,不是共产党的做法。
所以,这位网友,当你问“出处”时,你就犯了本本主义的错误,犯了唯心主义的错误。在方法论上,你就违背了共产党人的实践原则。
即便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同样甚至更加不能搞本本主义。马克思主义规定了无产阶级革命必须遵守的立场、方法论、基本观点和一般原则,但马克思主义里并没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具体指导我们与国民党反动派搞统一战线,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给出斗争的具体政策和策略!机械地对照着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指导革命工作,查找我们革命工作中问题的做法,是荒谬的。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来自上海的“百分之百”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指责“山沟里怎么能有马克思主义”。钦差大臣们一到革命根据地,不调查、不研究,就吚吚呀呀乱指挥一通,乱斗一通,按照马列的酝酿,否定这否定那,指责这个指责那个,最终导致革命根据地几乎完全丧失,革命事业受到极大的挫折。本本主义对党的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可谓惨痛。我们吃过这样的大亏,我们坚决反对本本主义。我们相信实践出真知,我们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坚决反对脱离实践、脱离群众的“学问”!党要求我们“要做群众的先生,先做群众的学生”,要“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要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