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何紧盯新疆不放?
12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再次恬不知耻地炒起了“新疆问题”冷饭。
很快,世界第一大半导体公司英特尔便发布将禁用新疆产品的声明,率先向美国政府表了忠心。
随后,美国零售商沃尔玛旗下的高端会员制商店“山姆会员商店”被扒偷偷下架所有新疆商品,引发中国网民的抵制热潮。
这不禁又让有理哥想起今年3月爆发的“新疆棉花事件”,当时声称“不使用来自新疆的产品或原料”的瑞典时装品牌H&M,至今仍被钉在中国人心中的耻辱柱上。
一向奉行“资本至上”的美国,如今仿佛陷入了“万物皆政治”的癫狂状态,贸易自由俨然成为“政治正确”的垫脚石,企业利益也只能沦为政客“口嗨”下的牺牲品。
那么,美国为何非要抓着新疆不放?这还要从美国建立的一套全面针对中国的战略规划说起。
第一步:污名化新疆,假借新疆问题拉帮结派,迫使同盟国家与中国对立
新疆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战略地位特殊重要,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
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提出和推广,新疆因其绵长的边界线成为中国“一带一路”西进的唯一通道,担负着核心枢纽的关键作用,更是连接中西文明的桥头堡。
可以说,新疆的一举一动直接影响中国的核心利益,美国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才将“新疆牌”始终贯穿于美国的对华政策当中。
强化输出“美式民主”,以所谓“民主人权价值观”为导向污名化新疆,这是美国惯用且未尝失败的招数。要知道,当年鲍威尔就是这样凭借一小罐白色粉末打开了伊拉克的大门,而叙利亚、利比亚、伊朗等国也都是这招污名化下的牺牲品。
只要泼上脏水,扣上帽子,那之后的一切侵略行动,颜色革命也好,武力战争也罢,都会显得顺理成章。
对于奉行民主体制的大多数西方国家来说,“种族灭绝”是无法摆脱的历史包袱,无论是美国白人对北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的屠杀,还是二战中犹太人所遭受的迫害,都令整个西方社会闻“种族灭绝”而色变。
故此,美国将新疆人权从“三强人权议题”即强制劳动、强制拘留、强迫人口控制,不断渲染上升至“种族灭绝”的高度,就是在故意刺激西方社会的痛点,绑架西方社会的集体共识,逼迫他们选择与美国站队。
其实美国走的这一步,已经在本月初所举办的“全球民主峰会”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以美国为主导、无关民主、只为打压中国的非正义联盟显然已经形成。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