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三人”的对华态度或决定中美关系走向
美国民主党总统拜登上任之后,国际社会普遍关注中美关系发展走向。拜登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多次明确表示,“这不是秘密,美中关系大概是今后世界上最重要的关系”。那么,美国这一届新政府将主导中美关系向何处去呢?
近日美国中文网发表美国知名时事评论员Ksliu的文章《拜登能修复“千疮百孔”的中美关系吗?》指出,拜登总统的对华政策,也许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以下三人的对华态度,他们分别是:沙利文Jake Sullivan(总统首席国家安全顾问),坎贝尔Kurt Cambell(印太事务协调人)和罗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女,中国事务资深主任)。值得注意的是,后两个是前所未有的新职位,反映出美中关系已经被美国政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而且,此三人构成明显的上下级关系,罗森伯格将向坎贝尔报告,坎贝尔则直接向沙利文报告。
Ksliu指出,沙利文对中国的看法,集中反映在他2020年发表在美国《外交政策》的文章:《中国走向全球霸权的两条道路》;坎贝尔对中国的观点,集中反映在他2018年发表在该杂志的文章:《认识中国》;罗森伯格的观点,集中反映在她2017年发表在该杂志的文章:《蒂勒森讲错话还是故意对中国叩头》。
老夫联系上Ksliu,找到此三人的三篇代表作原文,在爱词霸的帮助下,基本领会了文章内容,大致可以看出此三人对中国和中美关系的基本态度。
◆沙利文的《中国走向全球霸权的两条道路》主要观点
沙利文对中美关系的定性和基本定位是,中美两国之间的矛盾,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和地缘政治利益,还有更深层次的矛盾,那就是“民主政权”和“专制政权”之间的对立。
中美之间的竞争关系和“冷战”之间,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点。过去的美苏关系相对比较简单,而今天的中美关系却复杂得多,既有对抗和竞争的一面,又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因此对美国是一个更大的挑战。美国不能以为只要军事上强大就能获胜,美国必须增强自己的软实力,否则仍然可能输掉这场竞争。
那么,中美之间应该怎么相处呢?沙利文在文章中给出了一个词——existence共存,保持在有利于美国利益和价值观条件下的清晰共存的稳定状态(a steady state of clear-eyed coexistence on terms favorable to U.S. interests and valu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