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作盾牌的历史虚无主义可以休矣

2021-05-16 7123 12
作者: 佛兰次小区 来源: 红歌会网

马寅初先生

  在近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会上,统计局长宁吉喆介绍了过去10年间中国人口的一些变化趋势:总人口14.1178亿,比2010年增加7206万,年平均增长率0.53%,比上个十年年平均增长率下降0.04个百分点;男女人口性别比为105.07;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2人....16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

  马局长的新闻发布一出,国外媒体围绕人口问题唱衰中国的言论不攻自破,有力证明我国的人口政策是对的或基本是对的。然而,马局长话音刚落,立即就又有人在感叹:幸好中国出了个马寅初!还有人在为马寅初先生鸣冤叫屈:马寅初因《新人口论》丢掉了北大校长!

  果真如此吗?没想到今天还有人在我国人口政策的历史沿革上利用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玩历史虚无主义花招,用心何在?

  那好,我们就来说说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吧。

  这也确实是个值得一说的话题。因为,这个话题不仅关乎人们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回顾、总结、提高以及加强人们对我国现行人口政策的理解执行,也关乎人们对“前后两个三十年不能互相否定”的理解,增进伟大复兴凝聚力的问题。

  一、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堪称我国人口政策史上的一段公案

  之所以说是一段公案,是因为过度的舆论宣传留下的历史记忆并没有完全得到纠正。利用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玩历史虚无主义的人就是钻了这个空当。

  当下的中老年人,对于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都不陌生。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一度是舆论的焦点,马寅初先生也是那段历史的标志性人物。

  当时的舆论大力宣传马寅初主要有三项内容:一是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受到了迫害和不公平的待遇,反映那个时代(即毛、周时代)歧视知识分子,不尊重科学,很悲哀很愚昧:错批一人,多增三亿。二是新中国计划生育政策主要是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理论指导的结果,而《新人口论》却遭到批判,反映出那个时代是非颠倒。三是为独生子女政策进行舆论准备。

  我们之所以说这种宣传是过度宣传,是基于宣传内容不符合真实的历史事实作出的评价,宣传过头了。事实证明,我国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几十年时间里以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为指导的人口政策执行以来,我们明显看到了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带来的问题,并不是有些人说的那么无比正确,《新人口论》指导下的独生子女政策也划上了句号;同时,宁局长的话也让人们看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快速发展得益于前30年的人口红利并为之能否持续表现出了担心,人口老龄化问题也开始变得突出了。

查看余下73%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12条)

热门评论
马寅初自家就有2个老婆,7个孩子。
0条回复
总之,人口增长是有自己的客观规律的,不是某个专家就能够定下来的。
0条回复
“我国人口发展至今基本保持了良好发展状况,不是因为马寅初先生和他的《新人口论》,而是前30年人口政策打下了雄厚的发展基础之惯性使然。”,说的好!
0条回复
文中说“1957年因发表‘新人口论’方面的学说而被打成右派”。这使人想起:1957年9月23日《关于整风运动的报告》:“这次反右派斗争,主要是在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的范围内进行”。“多数的知识分子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为方便起见,同资产阶级放在一起说”。“资产阶级,特别是它的知识分子,是现在可以同无产阶级较量的主要力量。”
0条回复
中国的人口增长,有这样的几个阶段。1,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增长率;2、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增长率;3、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之所以如此,在49年之前,中国农村卫生条件很差,农村的妇女出生率都很高。都是由于卫生条件,生活条件都很差。所以活下来的孩子很少,增长率很低;后来解放了,人民的医疗卫生条件得到了极大 改善。农村妇女生出的孩子死亡率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增长率快速的提高。后来农民出来打工,生活条件波动太大。使年轻人不敢再要孩子了。就出现低出生率,低增长率。降低增长率,一定程度上是好事,但是如果太低,出现人口老龄化就不好了
0条回复
丛林响箭,空谷足音!
0条回复
一孩化已经被否定了。而且大家都认为放得迟了。如果早十年放开一孩化,可能要好得多。
0条回复
查看全部12条评论 我要评论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1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