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评中日与欧洲刀剑

2021-07-14 1320 0
作者: 云台峰上的123 来源: 红歌会网

  刀剑随着人类攻防兵器生产技术的消长而发展,再精良的兵器也只在特定的情境中才是神兵利器。

  先秦时代的治铁技术尚未完善,主要是青铜兵器的天下,铁时称“恶金”。当时的盔甲防护水平不高,欧洲最好的铠甲是古罗马的胸甲,中国人将小片青铜片缝在皮革上,锋利尖锐的兵器大行其道。当时东西方的短兵器主要是剑,青铜硬而脆,铸造的兵器稍长一些就容易断裂,古罗马人不得不将青铜剑铸得短而厚,且为单刃,青铜剑主要的用法不是砍削而是直刺。青铜剑不可能太亮,要做哑光处理,除了亚历山大那样自信的常胜将军,其他人兵器盔甲太亮了,战友们会先把他干掉。青铜兵器确实很锋利,中国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越王勾践剑轻轻一拉就能划开几十层牛皮纸。

  汉晋两朝的钢铁炼制技术进步神速,所造兵器已可放心地用于砍杀敌人。当时的冶炼技术参差不齐,锋利的兵器大放异彩,削铁如泥不是难事,那得看削的是什么铁。在中国,出于武器制作成本考虑,刀逐渐取代剑在军中的地位。汉朝的主要敌人匈奴生产力落后,盔甲装备水平不高,汉军将士所用的环首大刀由百炼精钢制成,在战争中大显神威。环首大刀是窄长的单刃直刀。冶铁技术的发展使当时西方的剑能够比古罗马的青铜剑更长更薄,两面开刃,是欧洲军队主要的短兵器。

  南北朝时期,进攻性兵器的生产技术已到了当时的极限,盔甲制造技术开始发力,东西方都出现了数量庞大的重骑兵。重骑兵人马皆披厚甲,就算持有人舍得,再好的刀剑也不可能砍破超过一副的铁制盔甲。现在有些刀匠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刀剑砍断铁钉的视频放在网上,证明自己刀剑的品质,完全是噱头。古代那些冷煅而成的钢甲片,他们能砍破?单独一片平放与几片连在一起披在身上受力过程都不一样,金相学与力学规律不是谁想改变就能改变的。钝兵器从骑到步慢慢取代了刀剑的地位,无论是在史书、评书还是诗歌中,骑士们都开始使用锤、斧、锏、铁鞭、狼牙棒等打砸兵器,东西方的军人面对盔坚甲厚的对手时用钝兵器,对付防护力弱的用刀剑。

  唐朝政府面对的主要敌人仍是北方游牧民族,有的游牧民族装备极差,唐朝重视直刀,直刀是环首大刀的升级版,据考证吸收了一些突厥刀的因素。直刀传入日本后,受到追捧,发展成现在的日本刀。日本孤悬海外,古代战争多为内战,规模与强度都较小,盔甲低劣,作战技能高强的武士手持好刀可大显神威,得到一把好刀便成了武士们毕生追寻的事情,日本人将这个追求做到了极致。

  古代日本人身材矮小,一般情况下用不了太长的刀,太刀长一米左右,打刀与胁差就更短了。即使如此,他们还是因为体力不够,只好双手持刀。运用刀剑,手腕很关键,双手握刀减少了灵活性,所握的日本刀又不能用长度来弥补劣势,所以日本刀法不如中国刀法。近代以来日本武士和中国武林人士比试刀剑常以失败告终,李景林多次用剑击中日本武士的腕部。宫本武藏之所以厉害,是因为他相对于当时的日本人来说身材高大,体力好,单手持刀,且是一长一短双刀,他创立的流派就叫二天一流 当代的一些人以为日本的工业产品好就什么都好,影视剧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主角用类似日本野太刀的苗刀,也开始用双手握刀,严重的文化不自信。导演们难道只会模仿大河剧?古代中国军队里最多的还是单手持刀剑的刀(剑)盾兵。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