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直面:东北跌入西部地区仍颓势不减


  振兴东北有“五点建言”

  有一个问题越来越凸显,越来越需要直面,已根本无法粉饰遮掩。那就是自改开以来,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排名逐年后移,几乎成“老太太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以至整体跌入西部地区,甚至垫底,且颓势不减。如何振兴东北?现特有“五点建言”。

  一、东北曾是共和国的“钱袋子”、“装备部”、“大粮仓”

  1945年4月底,中共在延安召开“七大”期间,毛泽东特别强调:“得东北者得天下”!“东北是很重要的”,“东北是特别重要的”!“如果我们把现有的一切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么,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毛泽志在必得东北!但毛泽东夺下的东北,遭战争毁灭性破坏,工厂的机器被盟军定为战争赔款给苏联拆除运走。鞍钢毁坏之严重,让日本人预言:只能种高粱!

  1.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当战火硝烟还未散尽,东北就开始了恢复性生产,支援全国的解放战争。特别是新中国实行“一五计划”,将奠定新中国工业基础的156个苏联援助项目落地东北57项(黑龙江22项、吉林11项、辽宁24项)。辽宁仅为这24项重点项目配套,就安排改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鼓风机厂等730个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在东北三省布局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故被称之“新中国工业的摇篮”!第一炉钢花飞溅、第一家喷气机战斗机凌空、第一艘万吨巨轮入海、第一台深海机器人……无数个新中国第一,就在这里冉冉升起!

  2.东北是共和国的“钱袋子”。1953-1987年间,黑龙江省净上缴中央财政467.3亿元,年均上交利税近20亿元。吉林省“一五”财政总收入27.53亿元,上缴中央财政16.55亿元,占比60.1%。辽宁省仅1953—1994年累计上缴中央财政3234亿元。

  这里有3个数字的背景必须交代清:一是至毛泽东时代结束,国家年流通货币量不到700亿人民币,东北三省上交利税绝对数不是很大,但占比很大(2020年底,中国广义货币余额218.68万亿元,流通货币余额8.43万亿元),毛泽东时代人民币币值几乎等同美元,物价才一直稳定;二是1978年中央财政收入175.77亿元,从1952年到1979年中央财政收入年平均158.8亿元。仅辽宁一省上缴中央利税,就长期占中央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辽老大”当之无愧,那是为共和国贡献最大;三是改开后至少30年里,各省上交利税额,以改开前各省定的税额交。东北在全国都进入市场经济20多年里,一面被平价调运物资;一面高额缴税。

查看余下78%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6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6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