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长城内外:国有资产究竟是怎样流失的?

2021-12-06 1183 2
作者: 望长城内外 来源: 红歌会网

  国有资产究竟是怎样流失的?联想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典型的事例。

  联想公司成立于1984年1月,这家公司刚成立的时候还不叫“联想”,公司名为“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当时的注册资本只有130万元。1991年的时候公司正式更名为“北京联想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 ”(后来又更名为“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这时,联想公司是100%的国有企业,公司所有资产都属于国有资产,联想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属于国家干部。那么,联想公司后来又是怎样变成民营企业的呢?现在看来前后经过了四步:

  第一步,由中科院全资所有国有企业改制成混合所有制企业

  2001年3月,中国科学院批复同意了联想的改制,联想控股由中科院全资所有成为了一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其中65%的股份依然由中科院持有,35%的股份由职工持股会持有。与此同时,联想控股注册资本变更为6.6亿元。这时,联想控股是一家国有控股企业,仍然属于国有企业。

  这一步,从表面上看没有问题。当年为了鼓励国企员工奋发图强,让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将员工收益与企业效益挂钩,确实起到了激发国有企业活力的作用。可是这一步,也为后来联想由国有企业变成民营企业埋下了伏笔。

  第二步,向民营企业泛海集团出让联想控股29%的股份

  2009年10月,泛海集团出资27.55亿元获得了联想控股29%的股份,股份转让方为中科院。经此变动,联想控股的股东变成了三位,分别是持股36%的中科院、持股29%的泛海集团以及持股35%的职工持股会。

  第三步,将联想集团职工持股会变成有限合伙企业“北京联持”

  紧接着,在2010年12月的股东变更,一家叫作北京联持的有限合伙企业吸收了联想集团职工持股会并承接了35%的联想控股股份。

  这时,北京联持背后的股东虽然还是联想的员工,但由于北京联持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只有普通合伙人才能对外代表合伙企业行事,这样北京联持的实际控制人就成为了柳传志。也就是说,北京联持的事情都是由柳传志说了算的。

  第四步,泛海集团将所持联想控股的部分股份向联想高管转让

  2011年年底,泛海集团先将总计9.6%的股份转让给了柳传志、朱立南、唐旭东等几位联想高管。之后北京联持将9.5%的股份转让给了泛海、1.5%的股份给了黄少康。2012年年初,泛海将8.9%的股份转让给了北京联恒。新玩家北京联恒也是一家有限合伙企业,其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为联想控股高管唐旭东。

查看余下59%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共2条)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2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