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们,还能有多少次不负责任的恶?

2022-01-28 5900 0
作者: 新华门的卡夫卡 来源: 新潮沉思录

  笔者在昨天所发的《从“拉胯”现象看中国的现代性与现代化》一文中提及到,“许多网民的思想是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的缝合怪,在前现代和后现代的双重撕裂下,舆论场如果把持在虫豸的手中,动辄胡乱洗地或者为吃流量饭而出卖良心,那比现实更魔幻的舆论场,也就在所难免了。”原本想过几日再行叙述舆论的把持问题,结果,就在凌晨发生了令人扼腕、震惊并且愤怒的“刘学州自杀”事件。

  这一事件,再次向我们展示了流量媒体、营销媒体毫无道德底线、肆意违背新闻伦理的就“惊人成果”。有基于此,我们必须认识到舆论传媒机器空转、形成自利集团的严重后果。

  又是新京报

  引起笔者乃至整个互联网圈层愤怒的是这样一则信息,微博热搜“刘学州自杀”,这是一名15岁的河北邢台男孩,在遭遇种种不幸后,又被没有操守的媒体带上了热搜,随后在网络暴力的迫害下,丧失希望,最终自杀。

  刘学州自述,出生后就被父母卖掉用作“彩礼”,4岁时自己的养父养母因为安全生产事故先后去世,随后孤苦的孩子失去了依靠,遭逢过许多苦难,同龄人的欺负、体育老师的猥亵等等,一直到发现自己似乎是被卖掉的孩子,亲情缺失下希望能够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没想到亲生父母找到后,由于亲生父母实际上难以面对,最终出现了种种不愉快,而添油加醋的媒体将亲生父母的一面之词加以转述和放大,形成热搜舆论,最终导致刘学州被网络暴力迫害,最后无法面对这一切的刘学州,选择了绝路。

  而笔者本人由于近期也时常注意着微博热搜。说实话,在前几天,我完全不知道刘学州其人其事,直到昨天,突然发现微博热搜中有一个关于留学中与其亲生父母纠纷我注意到这是《新京报》及其旗下视频号@紧急呼叫 转述的刘学州亲生父母的发言,其父母称刘学州要求为他买房,还称刘学州前往三亚游玩的钱是自己所出。目前来看,就是这条的微博激起的网络热议带动了网络暴力,导致了最终的严重后果。

  网龄长的朋友们应该都记得,这些年来,这种情况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甚至在近期也是频繁出现。譬如说前几日,震撼整个“朋友圈”的中国新闻周刊新闻《对话“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由于记者在编辑新闻中采取了单方面记述当事人岳叔叔自身表达,形成了全网的风暴,也导致了最初的办案机构威海市公安局遭遇全网铺天盖地的指责。但从事后威海公安机关发布的信息来看,是当事人本身陷入了某种情绪陷阱,难以面对事实,而并非是公安机关不作为或者是乱作为,有意迫害等。不巧的是,这个《对话“流调中最辛苦的中国人”》的作者赵翔,以前也是新京报的记者。

查看余下75%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赞赏备注

长按二维码打赏

评论(我来首评..)

返回文章
登录
默认表情
添加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

大家都在看

热评文章
热点文章
热赞文章
0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