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女婿”上台那一天开始,就注定了乌克兰今天的悲剧
自从拜登扬言称俄罗斯将在2月16日“入侵”之后,有多个西方国家使领馆人员在加速撤离乌克兰,由于受到战争气氛的严重刺激,基辅方面也在准备疏散300万名市民的计划。
泽连斯基则在呼吁冷静,声称局势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暗示离战争还很远。马克龙昨天在与普京通过电话之后表示,没有看到俄罗斯方面准备升级局势的迹象。
但是,乌克兰国内有一股力量却在号召民众“为自由献出生命”,今天他们有近千人上街,有人提供了旗帜和各种标语,高喊“普京,我们不怕”!“我们会反抗”、“反抗到底”、“战争不是答案”等口号。
有意思的是,这些标语和横幅基本上都是用英文书写,在现场采访的“半岛电视台”称示威者更像是在向西方展示“勇气”。
高喊乌克兰人“为自由献出生命”的人,他们自己却不会为乌克兰流一滴血。
或者说,从2004年总统大选到2022年这18年时间内,乌克兰国内始终存在着一股强大的亲美势力,,人是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味道还是味道。
“美国女婿”
乌克兰独立之后,是一个工农业都具有相当实力的国家,还拥有大规模的核力量。在安理会五大善人热心帮助下,乌克兰放弃了核武器,以取得各大国信任,迎来了民主的春天。
或许他们真心相信“美式民主”能让这个国家变得强大、变得富裕、变得安全,于是,乌克兰将“中立、和平、不结盟”精神写入了宪法。
然而,彻底破坏乌克兰“民主”制度,使其选举程序失去了严肃性和权威性的正是美国。
乌克兰并不是小国,国土面积60.37万平方公里,人口4203万。位于欧洲东南端 , 地处欧亚大陆主要交通要道上。95%土地是平川和草原,军事上无险可守。长达2285公里长的第聂伯河将其分割为东西两大部分,也造就了闻名于世的肥沃黑土地。自然资源以煤和铁为主,东部地区因此成了工业重镇。
只要乌克兰能奉行其政治中立原则,外部大国想要控制这样一个国家,谈何容易?俄罗斯如果这么想,它要顾忌西方的力量;同样,美国如果这么想,它要顾忌俄罗斯的力量。
然而,在这近20年时间内,乌克兰的日子却是在倒退,它现在的处境就像一些欧媒所说:乌克兰会是下一个叙利亚吗?
乌克兰命运转折点出现在2004年,在之前,克拉夫丘克和库奇马两任总统,尽管在思想上亲近西方,但尚能维护本国利益,与俄罗斯的关系也并不紧张。
美国能一举控制乌克兰,最主要抓手并不是军事和经济,而是通过破坏它的“民主”选举制度来实现的。
评论功能已恢复开放,请理性发表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