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乌克兰局势的几点研判:最新战况与分析

2022-03-02
作者: BJ王明远 来源: 大权的声音

  一、国内关于俄乌战争的两极化认识

  乌克兰战争是自媒体时代的第一场战争,自开战起就产生了以往战争所不具备的强大信息流,最近几天,微博和微信所有热点话题几乎都是关于乌克兰冲突的。

  有心人可以发现,这些自媒体或通讯工具中传播的最新战报之类的信息,多数是未经核实的假消息。很多学者都认为俄乌战争开创了战争的新形态,自媒体在其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交战双方都不断制造符合人们胃口的虚假信息,利用传播效率极高的自媒体投喂给受众,左右大众情绪,进而影响各国政府的外交决策。

  受这些充斥于自媒体的假消息的影响,国内对乌克兰战争局势的理解呈现出两极分化(或撕裂)的状态,一些人把俄军想象的太不堪,一些人把乌军想象的太不堪。人们夹杂着自己的情绪、价值判断及虚虚实实的消息,构建乌克兰战场上的画面,其实,这两种认识与事实真相出入都很大。

  乌克兰局势到底如何,未来朝着什么方向演进?是大家普遍关心,又缺乏可靠信源的两个问题。本文综合俄罗斯、新加坡、以色列、德国、美国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以及对乌局势具有深度研究的智库(主要是CSIS及ISW)的相关报告,对这两个问题做一些初步总结分析。

  二、俄罗斯的进攻情况

  俄罗斯此次进攻乌克兰军队约17.5万—20万,乌克兰防守力量约20万,双方参战部队近40万;另外,双方各自都有近十万的辅助部队,加起来参战人数近60万。如果进一步军事动员,双方参战人数很快就会达到百万,这种规模的战争是越战之后半个世纪以来绝无仅有的。并且,俄乌战争发生在全球的文明中心欧洲,注定这是一场载入史册的重要事件。

  俄罗斯进攻部队多数是俄军劲旅,他们都具有充分实战经验,显示出克林姆林宫志在必得的决心。俄军的进攻主要沿着三个方向,即以从白乌边境的切尔诺贝利、切尔尼戈夫突破向基辅进攻的北线攻势;从俄本土出发,以哈尔科夫为目标的东线攻势;从克里米亚出发,以赫尔松为目标的南线攻势。

  俄军的作战目标显然是:从北面借道白俄罗斯,直插乌克兰的心脏基辅(基辅距离白乌边境仅100来公里),两三天内迅速拿下基辅,彻底瘫痪乌克兰指挥系统,击溃国民抵抗意志;从东面拿下第二大城市、俄罗斯人比重较大的哈尔科夫,未来转化为永久占领;从防守力量薄弱的南方挥师北上,让乌克兰背腹受敌,最后与从基辅南下的俄军会师。这样俄军就可以完全占领乌克兰东部,迫使乌克兰及西方接受和谈。

  不过俄罗斯军队的真实战斗力,并不能让克里姆林宫的完美战略规划能够得到实现。开战数日以来,俄军除了已经占领几个比较小的城市外,重要战略目标一个都没有拿下,并且双方都僵持下来,展开反复争夺拉锯。其中几个重要关键性战役,具体战况如下。

  1.安东诺夫机场战役。2月24日,俄军第11近卫空中突击旅出动约200架战斗机试图占领该机场,然后建立进攻基辅的桥头堡,这样空军就可以源源不断运来士兵,对基辅进行突袭,一举拿下。俄军经过约3个小时战斗拿下该机场,但随后乌克兰国民警卫队第4快速反应旅发起了反攻,重新控制了该机场。这个基辅附近的最重要空军基地最终在25日被从白俄罗斯边境进来的地面部队所占领,但是通过占领该机场,奇袭基辅的计划落空,给予乌克兰组织保卫基辅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2.基辅战役。基辅是双方攻防的核心,俄罗斯派出的进攻部队是第35联合武装红旗集团军,第76近卫空中突击师,第71近卫空中突击旅,这些都是苏军二战中的王牌番号部队。此外,担任进攻主力的还有第90近卫坦克师等部队。

  2月25日上午,从白俄罗斯方向突入的俄军开始进入乌克兰北部的奥博隆区,距离乌克兰最高议会大楼仅仅9.7 公里。26日,俄军对基辅发起持续30多分钟的炮击以及导弹袭击,然后地面部队在特洛伊希纳、舒利亚夫卡附近与乌军展开战斗,很多地方也发生街道战斗,但是俄军进攻失利。与此同时,俄军还攻击了基辅东南方向的Vasylkiv,这里是基辅南方门户,并且有一个军用机场,如果占领了此地就可以形成对基辅的包围态势,不过,俄军的进攻计划也没有成功。

  (基辅战役示意图,及Vasylkiv地理位置,俄军如果占领该城市显然可以南北合围基辅)

  现在基辅市区仍然完全在乌克兰军队控制之下,俄军退回距离基辅约31公里的地方,他们于28日集中破坏了郊区的几个油库及电厂,希望以此削弱城市能源供应,削弱市民抵抗意志。乌克兰政府已经发动军事动员,向平民发放了约 25000 支突击步枪、约 1000 万发子弹以及火箭榴弹和发射器。

  3.哈尔科夫战役。哈尔科夫位于俄乌边境20公里处,总人口153万,其中俄罗斯族人占近四成,是乌克兰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即便俄罗斯没有占领基辅,但是如果占领了哈尔科夫的话,也意味着乌克兰东部门户大开,会给战局产生很大影响。

  24 日凌晨5时30分,俄军第423近卫摩托步枪团、第20近卫联合武装集团军、第200摩托步兵旅、第25近卫摩托旅开始进攻哈尔科夫,但是遭到乌克兰军队及民兵组织的强烈抵抗,下午1时逼近哈尔科夫郊区;25-26日双方在郊区数个村镇展开争夺战,俄军进攻速度被大大延迟;27日,俄军先锋进入哈尔科夫市区部分街道,但是下午哈尔科夫州长Oleh Synyehubov宣布,进入城内的俄军全被消灭,并摧毁6辆坦克。28日晚间,俄军对哈尔科夫再次加强火力打击,导致至少数人死亡,不过该城市仍完全在乌军控制之下。

  (哈尔科夫战役示意图,来源:战争研究所-ISW)

  4.苏梅(Sumy)战役。苏梅是俄乌边境的一个25万人口左右的城市。24 日凌晨,俄军开始开始进入苏梅,乌克兰第 27 炮兵旅迎战,到25日凌晨一点左右,俄军被击退。26 日,俄军再次进攻苏梅,并且占领了一半的市区,但是经过一天的战斗,27日俄军再次被击退。

  (苏梅战役周边已经被俄罗斯军队占领,但是苏梅的乌军依然在坚守)

  5.赫尔松战役。在克里米亚丢失以后,赫尔松成为乌克兰南部最重要门户。24日凌晨,俄军第20、第42 近卫摩托步枪师,第126海防旅,第7空中近卫突击师,从克里米亚出发,向一百多公里外的赫尔松发动立体进攻。到当日晚,俄军地面部队抵达赫尔松郊区,双方展开第聂伯河安东诺夫斯基桥争夺战,最终乌克兰部队成功守住这座大桥。

  另外俄军试图夺取另一个交通咽喉要道——赫尼切斯克大桥,乌克兰海军陆战队26岁的工程师 Vitalii Skakun奉命炸毁这座大桥,由于没有足够的时间从桥上撤退,Vitalii Skakun仍决定牺牲自己引爆地雷,最终延迟了俄军的进攻。

  26 日,乌克兰军队通过空袭迫使进攻赫尔松的军队撤退,目前该城市仍在乌克兰控制之下。当日下午,进攻赫尔松失利的俄军,试图绕过该市,进攻其西北方向的Mykolaiv ,形成对其包抄态势,到18点30分左右,俄军坦克抵达 Mykolaiv 郊区,但经过三小时的战斗,俄军被击退。28日晚间,俄军再次向Mykolaiv发起进攻,该市市长已经向全体市民发布抵抗动员令。

  (赫尔松战役示意图,来源:ISW)

  综上看,俄罗斯虽然暗中做了充分准备,武器装备上也占有很大优势,但是连日作战下来,没有占领一座20万人以上的城市(占领的两个最大城市为克里米亚附近的Melitopol,15万人;哈尔科夫附近的Konotop,8万人),有效占领的土地不足其总面积的5%,乌克兰政府依然可以有效统治全国多数地方,并且远远不断调动战争资源反击俄罗斯。

  俄军的指挥战术也暴露出缺点,并没有组织起优势兵力,围歼乌克兰军队,现在发生的都是小规模接触战,乌军主力没有明显受损(不过,乌克兰政府公布的战果也并不可信,以乌军的力量不可能能歼灭3500多俄军)。现在乌军越战越勇,俄军大有陷入它最为担心的持久战的境地。这就意味着,乌克兰战场上的俄军,还没有品尝到闪击战“包饺子”的甜头,就提前进入斯大林格勒模式的巷战和消耗战状态。

  (红色为俄军占领区,部分为克里米亚、顿巴斯领土,来源:ISW )

  这也证明,所谓俄罗斯是“战斗民族”,从来都是以讹传讹的虚妄神话。俄罗斯人的确有不畏战的勇猛精神,但是现代战争取胜因素更重要的组织调度、科学决策、后勤保障等制度管理层面的东西,这方面俄罗斯恰好都是欠缺的。从近代以来俄罗斯外战结果看,它只有在与实力严重不对等的亚洲落部落或国家作战时有绝对胜算,而对于任何一个有近现代组织能力的国家(日本、波兰、芬兰、中国)作战,俄罗斯都有过败绩,即便是取胜的或也都是付出极大的代价。所以,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的表现,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三、对未来战局的分析

  1.28日在白俄罗斯展开的第一次谈判,双方都是抱着以谈判争取备战时间的心态。对于俄军来讲,前四天的作战充分暴露了它的指挥和供给缺陷,克里姆林宫希望利用谈判时机,继续调兵遣将、运送物资,准备大规模的进攻。对于乌克兰来讲,也希望争取时间等待西方援助武器的到来。

  所以,外界对谈判结果并不乐观,谈判刚刚宣告结束,俄罗斯在北、东、南三条战线发起新的火力打击,最高指挥部要求近两天不惜一切代价夺取一座大城市。昨日美国卫星拍到俄军长达3公里的运输车队,俄罗斯撤离在欧洲的侨民,欧洲也撤离在俄罗斯的侨民,以及俄军指挥部划定基辅市民撤离通道,似乎都是山雨欲来的征兆。

  (美国卫星服务公司Maxar Technologies 拍摄到的基辅北部集结的数百辆俄军装甲车及运输车,来源:theguardian.com)

  2.鉴于2014年以来,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叙利亚、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地缘利益争夺中不断的胜利,战前克里姆林宫其对乌克兰抵抗能力及西方反击速度和决心都存在严重低估。但是当战场进攻受阻,以及西方抛出SWFIT炸弹及经济制裁措施后,克林姆林宫的信心严重受挫,转而发出核威胁,表现的进退失据。

  现在是战争每拖延一天,俄罗斯的胜算就会减少一分。显然对莫斯科来讲,像1979年中越战争或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那样,来个漂亮的速战速决是最好方式,不过这种可能性现在看来几乎没有。

  3.西方虽然表示不会参战,但是它一方面可以通过武器援助(美国第一批军事援助已经在周一到达乌克兰),让乌克兰军队拖住俄罗斯;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经济制裁削弱俄罗斯国民及普京亲信对战争的支持度。周日俄罗斯57个城市又爆发反战示威,周一卢布暴跌30%,部分银行出现挤兑现象。西方制裁的传导效应,日后会继续在俄罗斯发酵,进而动摇莫斯科的战争决心。

  西方制裁同时也引发全球能源、大宗商品及粮食等价格上涨,危及西方在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所以,西方实施制裁的内部阻力很大。但是,西方这次决心明显比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坚决,昨日华邮的调查显示,90%以上民众支持拜登政府进一步对俄采取军事行动以外的制裁措施。

  (全球36个国家对俄实施禁飞,莫斯科谢列梅捷沃机场几乎所有的国际航班被取消)

  4.鉴于俄罗斯的军事优势,俄军仍有希望在付出较大代价下占领基辅、哈尔科夫及赫尔松。但是近几天双方在战场上的表现已经表明,克林姆林宫期待的摧毁乌克兰军事力量,打断乌克兰脊梁骨的目标已经不可能实现。

  这就意味着,俄军在战场上的胜利,顶多是军事意义上的,但是在政治上已经没有多大意义。现在乌克兰及西方瞅准俄罗斯无法支撑持久战的心理,不做任何让步,俄罗斯即使多占领几个城市,也很难变成谈判桌上的筹码,最终结果也只有撤军。并且,无限扩大战争会加重乌克兰人对俄罗斯的仇视,这也是克林姆林宫在整个战争筹划中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5.莫斯科这次挑战的受挫在于其赌博心态,幻想以小博大,以200元的成本,做2000元的生意,赚1000元的暴利。鉴于俄罗斯经济规模只有北约成员国阵营总量的二十五分之一,它的胜算只能建立在完美的速战速决这种小概率事件基础上,如果这条道走不通,就没有任何挽回余地,而财大气粗、人多势众的西方有很多从容的应对方式。俄罗斯现在最明智的方式似乎是及早止损,选择一个体面的方式结束战争,虽然颜面上无光,但是至少可以保障国内短期内的政治稳定,保持国力不受大的损伤。

  俄罗斯其实已经没有再与西方打消耗战的资本,克里米亚危机后,其GDP缩水近40%,人均收入减少到9000美元左右,2001年至2008年的经济发展成果被消耗一空。如果此次乌克兰战争产生同样经济杀伤力,那么俄GDP规模可能将至1万亿美元以下,人均收入降至5000美元以下,在经济上有可能滑落成为“三流国家”,并很可能触发国内政局的动荡。

  6.俄乌冲突是两个民族的悲剧,双方都应该痛定思痛。乌克兰应该意识到自己独立以来在外交中采取的短时行为,以及民间愈发极端的民族主义、民粹主义,导致自己从潜在的一个欧洲超级力量,沦为大国角逐的猎场。而俄罗斯民族亦应该放弃沙俄时代流传下来的迷信于武力,沉醉于讹诈和赌博的传统,倾心治国、发展经济、保障民生,以经济、科技和文化优越性在国际竞争中取胜才是治国的正道!

「 支持红色网站!」

红歌会网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
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
赞赏备注
确认赞赏

评论(共5条)

在『红歌会App』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