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俄乌冲突是赫式之后的账,怎能算到列宁头上?(下)
在普京的电视讲话中,他回顾起了乌克兰的历史,再一次抨击起了列宁,将本该亲如兄弟的俄乌到今天发生的冲突的责任归咎给了列宁主义:
现代乌克兰完全是由俄罗斯创造的,更准确地说,是布尔什维克,共产主义俄罗斯。这一过程几乎是在 1917 年革命之后立即开始的,列宁和他的同伙对俄罗斯本身采取了一种非常粗鲁的方式——通过分离、撕毁它自己的历史领土的一部分……
正是这些列宁主义思想,事实上,邦联国家制度和民族自决权直至分离的口号,构成了苏维埃国家地位的基础……
从俄罗斯及其人民的历史命运的角度来看,列宁主义的国家建设原则不仅是一个错误,而且正如他们所说,它比错误更糟糕。1991 年苏联解体后,这一点变得非常明显。
事实上,这早已经不是普京政府第一次攻击列宁和列宁主义。
2006年,普京指示编写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二十世纪俄国史》歪曲历史,将列宁称为“德国代理人”……
2019年,普京公开批判列宁的民族政策,称列宁最大的失误,是把一个拥有千年历史的统一国家,改造为国家联盟,认为这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在大肆抨击列宁、斯大林的同时,普京又对苏联的解体耿耿于怀,“在我看来,我们把婴儿连同脏水一起倒掉了——这就是问题所在。要摆脱专政,并不非要把国家搞垮不可。”他显然是把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比作了“脏水”,而把一个横跨两大洲、面积居全球之首的苏联帝国比作婴儿。
我们不妨回顾一下列宁具体是怎么阐述民族和民族自治问题的:
必须把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和被压迫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把大民族的民族主义和小民族的民族主义区别开来。
压迫民族即所谓“伟大”民族(这种民族不过是因为实行暴力才伟大,不过是象杰尔治摩尔达那样伟大)的国际主义,不仅在于遵守形式上的民族平等,而且在于压迫民族即大民族要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生活上实际形成的不平等。谁不懂得这一点,谁就不懂得对于民族问题的真正无产阶级态度,谁就在实际上抱着小资产阶级观点,因而随时都会滚到资产阶级观点的泥坑里去。
对于无产者什么是重要的呢?对于无产者重要而且极其必要的,是保证在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中取得异族人最大的信任。那么需要什么呢?不仅需要形式上的平等,而且需要这样或那样用自己对待异族人的态度或让步来抵偿“大国”民族的政府在过去历史上给他们带来的那种不信任、那种猜疑、那种侮辱。
……没有什么比对待民族不公平更能阻挠无产阶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的了,……“受侮辱”的民族的人对平等感、对自己的无产阶级同志破坏这一平等(哪怕是出于无心或由于开玩笑)是最敏感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少数民族多让步一些,多温和一些,比让步不够、温和不够要好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无产阶级团结的根本利益,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根本利益,要求我们无论何时都不要形式地对待民族问题,而要估计到被压迫民族(或小民族)的无产者在对待压迫民族(或大民族)的态度上的必然有的差别。